一点粗浅的投资思考

从2014年2月开户起算,我这个小散进入股市已7年有余,如果按照李笑来的7年就是一辈子这个说法,我这个小散已经在股市里过了一辈子了,有时候自己也觉得神奇,虽然也并没有真的去假设什么7年就是一辈子,但如今自己却仿佛竟然也脱胎换骨了一般(有点夸张),对这个市场竟然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思考,虽然谈不得道,但是仿佛已经推开了投资的大门,而且已经窥探到了大门之内的曼妙风景一般,这不经令我欣喜若狂,恰似多条汩汩流淌的小溪山泉突然汇聚在了一起,已欲成奔流之势,这种感觉是令人沉醉的。

虽然2014年就在叔父的引领下进入市场,但本质上来说,一直到2018年上半年之前,自己对于投资这个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一穷二白,故而认为也是学之无用武之地,殊不知此事更需从早准备,方能在际遇到来之时猛地抓住,所以近来时常感慨:人总是老的太快,明白的太迟。

2018年下半年开始,虽然从思想上、行动上对市场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且坚决在那样一个单边下跌中予以定投,当然后来也证明是明智之举,但是无奈几两碎银,更多的好像只是履行投资仪式而已,所获少的可怜。后来更是因为面临绝大多数人都难以绕过去的“买房劫难”,苦心日久的“阳谋”不得已付之东流,而这种心灵上的伤害无疑是久久挥之不去的,因为春天种下的种子已经茁壮成长,眼看着秋收的日子就要到了,却在节骨眼上鸡飞蛋打,2019年11月中旬,不得已黯然离场。

我把它归结为一次成功的失败,更是一次煎熬的失败,也就是明知能吃肉,而且已经挨了揍、挺过了艰难的严冬,却不幸地死在了春天里,这种意难平的感觉是远超越银子本身的。时间终会揭晓,那只是一次用鲜花浇灌杂草的行为,而且历史已经证明了一半,也就是那时候的市场确实是鲜花,至于往后千万人挤破头颅、倾尽家财去换得的不动产是不是杂草,我想时间终会给出自己的答案,而且实际上答案已经在慢慢浮现,只不过“杀红了眼”的人们痴妄地认为“它”确实会涨到天上去。

2020年除夕前,我这只打不死的小强终于有重返市场了,但是不巧的是,刚进去就遇到了百年一遇的疫情,相当于一进去就吃了一记闷棍。但是这没有对我造成什么影响,我认为短期内的涨跌是很随机的,也是难以预测的,因此无需为此多费无谓的精力,真正痛苦的地方在于手里没有了银子,无法挥杆了,也正是从那以后,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千万要想着要给自己“留一手”,除非遇到千载难逢的良机,否则都应该保留继续挥杆的余地。

对于我来说,可能从2020年除夕前夕起才算是正经八百的投资,之前的行为更多的好像是打游击,要么是认知不够,要么是银子不够,要么是期限短暂,总之尽是鸡零狗碎的。所以,我总认为自己不过是在市场上“混日子”而已。

由于是进进出出的“打游击”,因此也没关注过自己盈亏情况(大抵是微有薄利),所以也不知道过去究竟取得了多少“成绩”。2020年除夕到现在,粗略地看了一下,有26%左右的“浮盈”。

当然,这个成绩肯定是不合格的,这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的认知不够,正所谓,人无法赚到“认知”之外的钱,确实如此。因为彼时,我过于强调“稳”,过度配置了诸如二级债等等,而少了应有的“进”,比如没有对价格已经合理甚至满意的好标的下手。

这一方面,“平凡”是给了我很大帮助的,也正是在他的疏导下,我尝试着迈出了自己划定的金刚伏魔圈,当自己勇敢地打破枷锁后,才发现确实是别有洞天。不过话又说回来,也正是因为有过去关于如何“稳”的积累,才有现如今怎么“进”的余地,也就是终于可以慢慢做到“进退得宜”。

从今年4月起,我对之前的资产配置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当然这个调整时渐进的,而非一蹴而就的。

另外,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具体到投资活动中需要因股施策,比如对于处于成熟时期的标的,我可能会对估值严苛一些,但是对于处于好赛道上,且正在以较快速度奔跑的标的,我可能会倾向于考虑给出一定的估值溢价,比如透支一年收益介入等等。

其次就是慢慢的进行删繁就简,也就是关于投资的知识是需要不断积累增加的,但是对于投资标的是需要慢慢减少的,并根据自己的个股标的能力圈框定在消费、大健康两个牛股辈出的行业里,看不懂的但是未来发展空间大的科技、互联网等基本上以会基金的形式参与。

最后就是关于估值,以前总是深陷财报无法自拔,动辄就是格雷厄姆估值法、邓普顿估值法、彼得林奇估值法等等,如今看来这无疑又是丢掉西瓜捡芝麻,当然并不是说不对标的估值,但是任何一种估值都有它必可避免的缺陷,而总盯着微观的数据不放,往往就不会站在宏观的角度去思考,最终难免以管窥豹。

而我认为投资更重要的是要思考标的的商业模式、企业文化等更加宏大的东西,比如所选标的护城河怎么样,是否具备永续经营的特征,是否具备垄断经营性质,是否可以享有提价权,产品是否深入心智,所处行业空间是否足够宽广,5年乃至10年后标的大概会是一个什么情况等等,而不是死死保住季度或者年报数据不放。

我对自己的要求,基本上买入之后都应该是以“年”为时间单位持有,甚至要尽可能从脑海中删除掉“卖出”的习惯,因为投资本来就是和那些卓越、优秀的企业风雨兼程,然后分享它们成长的果实,难道还有其它的吗?我觉得没有了。

至于市场先生的犒赏要不要呢?当然是要的,而且要理直气壮地要,但是它更像是意外的惊喜,而非必然的收获。

我认为,投资的核心无非就是以合适的价格,不断买入好公司的股权,然后死死抱住不放,但问题是好公司经常都没有好价格,所以第一千万要珍惜熊市里的机会,甚至可以说:“人生难得几只熊”,投资的收获怎么样,主要是看在熊市里做了什么,而非牛市。第二要珍惜那些好标的虎落平阳的机会(当然这个要自己认真甄别,看它到底是虎落平阳,还是王子变青蛙)。第三要珍惜好标的阶段回调的机会。

至于死死不放,这个也是因人而异、因股而异的,比如标的已经涨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可不可以暂时撤离呢?我觉得可以,只要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抄回来即可,只是这个操作难度比较大,因为很多时候会“卖飞”。再有就是标的基本面变坏或者买入逻辑不存在了,比如买入它就是因为高增长,但现如今高增长不再了,那么就要果断切割,其次就是发现性价比更好的标的。

姑且就闲扯这么多吧。投资是一场修行,它是一个普通人让银子增值的佳所,更是这个时代赐予我们的珍贵的礼物,对于我们大多数平凡人来说,错过它,也就标志着错过未来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所以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这段时间,股市下降的挺厉害,近3个月以来,深证成指下跌6%,创业板指下跌9.6%,上证综指下跌4.4%,同时,...
    zignalyz阅读 132评论 1 1
  • 今天和大家聊一种特殊的基金---指数基金。各位关注投资的小伙伴可能都知道,股神巴菲特唯一在公开场合推荐过的基金就是...
    灰黑说险阅读 6,924评论 0 3
  • 2020年已过去一半,上证指数累计下跌了2.15%,创业板上涨了35.06%。能够跑赢创业板,真的很了不起。行业内...
    思过崖处思过人阅读 234评论 0 7
  • 写在前面: 说到投资理财,其实从结婚以后的十多年里,陆续攒钱买房、换房,先后有5套房子曾经在我名下呆过。只是主观意...
    南瓜是只猫阅读 462评论 7 1
  • 仔细算下来,从第一次开通股票账户至今,已经五六年了。股票账户好像是14年左右开通的,是在国泰君安开通的,当时是去营...
    末远川阅读 1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