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程名:整本书阅读——三种基本课型
整理人:高平六中 郭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高效推进整本书阅读,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应积极研究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紧扣学生完成一整本书的全过程,将整本书阅读课分为:陌生化导读课、阅读中推进课和阅读后分享课。
一、陌生化导读课
此类课型主要适用于学生初读一本名著之时。一整本名著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甚至更多,内容庞杂,人物众多,主题多元,而且不少经典书籍因为时代久远、作者与现代中学生生活经历不同,导致很多学生对整本书都感到很陌生。如何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陌生化导读课,我们应该导什么呢?
(一)导兴趣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影视片段欣赏、精彩情节赏析、作者轶事、个性化评价或者好书推荐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比如在阅读《海底两万里》时,我先借助电影片段,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赏析保尔到莫斯科治病的片段,通过分析作品中保尔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引导学生探索保尔这一人物的特点,燃起学生的阅读欲望。
在阅读《我们仨》时,我先让学生了解杨绛先生的生平故事以及世人对他的评价,进而让学生产生阅读原著的动力。
教师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出发点,带领学生从未知走向已知,又从已知走向未知,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克服阅读的畏难心理,激发阅读兴趣。
(二)导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书籍浩如烟海,教师做不到手把手地教学生阅读每一本书,但是可以提供给学生可借鉴的方法指导。
导读课应该重视书名、封皮、目录序言和后记在整本书中的作用,指导学生认识不同图书的特点和价值,根据自身实际确定阅读目的。拿到一本书后,我通常会借助四读来找到作者或者是编者传递的相关信息。
读封面:初步了解此书特点。
读序言:帮助学生更快地走进书里。
读目录:快速了解书本内容。
读插图:由短篇阅读平衡过渡到长篇阅读。
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生通过读封面就可以看出作品题目、作者、翻译者及出版社的情况。通过读序言,可以了解作品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相关资料。通过读目录,可以迅速提取关键信息。通过读插画,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成长变化历程。
罗浩宇老师在执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陌生化导读课时,就很好地运用了这种读书方法。罗老师设置的环节二为“观书名猜内容”,引导学生关书明看封皮来猜测此书的主要内容。设置的环节三为“猜故事识人物”,展示有关成长经历的四幅图,让学生猜猜在保尔的成长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哪些事儿。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每一张图片上的内容,发挥想象力,做出猜想,然后把四张图片相关联,讲述保尔的成长经历。
教师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为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才能够使学生真正投入到整本书阅读中,课堂才会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十分高效。
(三)导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整本书往往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让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对于一些学习意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很可能在还未开始就已经产生退缩心里。这就需要教师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同时做出相应评价,促使整本书阅读变得更加系统化,帮助学生消除畏难心理,高质量地完成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
《儒林外史》这部名著一共56回,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回,以王冕的故事开启全书。第二部分:第2—32回,分析各地各类儒林人物。第三部分:第33—54回,随着杜少卿迁居至南京,全书的中心便转移到南京士林的活动,并以祭泰伯祠为主要事件。第四部分:第55,56回,以“市井四大奇人”及神宗皇帝“下诏旌贤”收结全书。根据九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时间安排,我做出了以下阅读计划表:
这样合理的阅读计划,可以分解困难和任务,能够帮助学生通读整本书,了解主要内容,关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以此实现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可持续发展。
二、阅读推进课
此类课型主要适用于学生细读一本名著之时,是对书中的某项重点难点进行研讨,以促进学生思维的细化。阅读推进课,应该推什么呢?
(一)推方法
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和读书目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同。部编版语文教材上,每一部名著导读后面都附有阅读方法的指导。在教学时,我们可以以此为抓手展开教学。
比如,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长篇小说,可以将精读与跳读结合使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抓住一部作品的主要内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读欣赏,而忽略那些无关紧要或者是不精彩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读《骆驼祥子》时,可以采用圈点批注法,这样这样的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查考,从而把思考引向精深境地。
比如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除了在书中直接圈点批注,还可以做一些摘抄和笔记。摘抄和笔记可以帮助我们重温作品内容,积累语言和素材,有助于提升阅读质量,提高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读《艾青诗选》这类现代诗歌,就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情感,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我们在进行阅读方法指导时,要做到有效指引,真正让学生掌握方法和策略,并且能够迁移到其他同类作品中去。
(二)推专题
青春语文课堂的核心要求是:语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双向开掘与情趣呈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际意义不只取决于对于名著的分析,还取决于在阅读过程中与逻辑思维同舞,与书里的精神内核展开对话。那如何帮助学生对庞杂的整本书进行细耕深思,进而实现深度阅读呢?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特质来进行专题课研究,进而撬动整本书阅读。
王君老师按照文本特质,将文本分为七类:主题型文本、语用型文本、写作型文本、诵读型文本、思辨型文本、跳板型文本、积累型文本。(详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版。)
比如我在执教《我们三》时,将这堂课处理为写作型加诵读型的整本书阅读课。我们知道,杨绛先生的散文不同于其他散文家工于语言的锤炼,他的语言风格取向在于平实淡雅。但是,在淡淡的叙述之下,却又饱含着浓浓的深情与思念。《我们仨》这本书,作者在描述梦境时提到了许多特殊意象。比如,作者在描述自己奔波于女儿与丈夫之间的经历时,就借助了“柳树”这个意象。文中这样写道:堤上的杨柳开始黄落,渐渐地落成一棵棵秃柳······秋风刚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阵风落下,一批又一批叶子冬天都变成光秃秃的寒柳······又一片片黄落,又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柳“谐音为“留”,这里柳树意象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推移,不仅象征了作者心境的凄凉变化,还体现了作者对亲人逝去的无力把控与眷恋不舍。我带领学生反复朗读关于特殊意象的文字,练习含蓄写意的手法。
王君老师在执教《信达优雅是高标——<小王子>聊书会》时,将这堂课处理为语用型与跳板型的整本书阅读课。王老师,精准聚焦,准确定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她紧紧围绕“译文语言鉴赏”这一语用点,从三级挑战的三个方面、三个维度引领学生在小王子的世界里畅游,把问题引向更深处,将思维层层推进,打开阅读新世界,进而塑造学生新的阅读观。
再如,胡金辉老师在执教《骆驼祥子》时,将这堂课处理为思辨型整本书阅读课。《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一部力作,内容丰富,可圈可点之处实在太多。胡老师这堂课重点突出,取舍得当,将阅读路径分为三步骤:第一步,梳理祥子的三起三落;第二步,思辨祥子堕落是否必然;第三步,打通骆驼祥子的悲剧意义。通过思辨阅读,研究骆驼祥子堕落的必然性,理解骆驼祥子的悲剧意义,探索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路径,使学生的见地更有深度和广度。
专题研讨是整本书阅读非常有效的组织活动形式,但是老师在阅读推进课中还要给予学生及时评价,以此来提升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获得整本书阅读的成就感。比如,可以围绕读书的主要专题编制评价量表、制作阅读反思单,引导学生从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
阅读推进课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消化、吸收,阅读方法的提炼,阅读思路的延伸,让学生的持续阅读更有方法,感受到多元思考的乐趣。
三、阅读分享课
此类课型,主要适用于学生读完一本名著之时。阅读后分享课是聚集学生阅读成果,体验阅读成就的重要路径,通过思维碰撞,深化认识,助推学生阅读更多的整本书。那阅读后分享课应该怎样分享呢?
交流分享可以合理推进和利用适宜的学习资源,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师生共读、同伴共读,朗诵会、故事会、演讲比赛、戏剧节、研学游,观看相关音频、视频等。建立读书共同体,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经验。
比如说,在阅读完《水浒传》后,学生围绕着“读水浒”“画水浒”“演水浒”“进水浒”四个环节分别向大家展示了阅读成果。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剪纸作品和水浒英雄人物图,表演水浒传情景剧,开展读书交流沙龙,进行梁山水浒基地研学游,回顾水浒豪情,再现好汉遗风。
再如,读完《海底两万里》后,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章节编写出一个微型剧本进行展示,在展示中加深对人物形象以及文章主题的理解。
在阅读完《傅雷家书》后,我发动校园朗读者的活动,带领学生说出书籍推荐理由,以“读家书传情怀”让孩子们学习佛雷如何做父亲,做子女,如何修身齐家打拼天下。
在阅读完《西游记》后,师生共同撰写阅读小论文,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在阅读完《朝花夕拾》后,我借助信息技术引领学生观看名家对本书的点评,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由阅读走向悦读。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分享课也需要进行评价。比如说师生共读、同伴共读演讲比赛时,可以邀请评委老师一起观看,然后进行现场提问和答辩,并且颁发奖状。比如,朗诵会、故事会等,可以在班级内进行举行,老师和学生一起给予点评。比如说研学游,可以在研学基地让学生讲解书中所学到的知识。比如,征选阅读小论文,可以遴选出优秀篇目汇编成册,适时印刊。比如,戏剧表演时,可以采用评价量表来进行评价。
多种形式的阅读后分享课,打开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无限可能,让学生知道阅读的天地可以如此宽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到下一轮的整本书阅读中。
三种课型贯穿整本书的全过程:“陌生化导读课”点燃兴趣,形成阅读期待;“阅读中推进课”提炼方法,助力深入阅读;“阅读后分享课”碰撞思维,感受阅读价值。
整本书阅读,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位语文老师立足学情,灵活贯通,真正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发挥整本书阅读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