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即选择,选择即菩提
--“烦”出你自由人生
生死即涅槃:生死者有生有死,涅槃者无生死。生死是我等凡人境界,生死有区分。涅槃则是圣者境界,不生不灭,无生无死,则生即是死,死亦是生。
烦恼即菩提:烦恼和菩提是“觉”的两面,染觉就是想的比较多,净觉就是没有想什么,活在当下也。
有的人说,人生太漫长了。
有的人说,人生太短暂了。
同样的人生为何有如此完全相反的说法,而这两种说法也反应了说者当时的心境。
“漫长”者可能更多是中年人,这个时候需要承担家庭重担,这种日夜辛苦、对未来不可知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头。这个时候还有些余力冲击人生,但又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抛弃过往的经历,重头再来。
“短暂”者可能是年轻人或老人。年轻人,无所畏惧,大步向前,随意转换,你有足够的资本;可能年长一点会说我也可以,那要基于你原来的主业已经枝繁叶茂,储备好了足够转变的资源,这毕竟是少数。老人,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了,看得开,每天开开心心活在当下,等到死去的那一刻,可能还是笑着离开的;看不开的,当逢年过节来你家的都只是探望你子女避你如蛇蝎(上一年见你还是满脸堆笑呢),当你生病的时候再也看不到周围满眼的问候(前年小李、小王一直陪着在医院呆了3天)时,不得不承认现实环境。
你看到了吗?这里都是选择。其实我们的人生都有选择,也不全然绝对,也有2种人是不需要选择的。
第一种没有思想的人,不知道选择,只需要每天吃饭、睡觉、玩,其他都不在意,其中有一部分是衣不蔽体也好,食不果腹也好,病无人帮也好,都是不在乎的,比如傻子;
第二种有云资源提供者。这类人需要什么都可以满足其需要,当然超出其云范围者不算在内。比如国民老公,每天带着戴Iwatch的小狗,周边围绕着一群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美女,还能赚着钱。
对于我等凡人,从小到大选择时时都在。
你出生了,第1口奶不是你选择的,但是你的亲人为此却可能争论很久,母乳、羊奶、牛奶、配方奶,这是大方向。就算是母乳喂养,还要确定前几天吃什么奶粉,哪个牌子的好……
你会哭了,你撒尿了,小屁屁不舒服,这就是烦恼,你需要选择是哭呢?还是让它自然干的好呢?最初肯定是毫不迟疑的哭出声来,可是迟钝的爸爸、妈妈却总是觉得你饿了,又喂你更多奶,不喝还干脆往里灌,于是又撒尿了…..如此反复,你的烦恼就来了,要哭还是不哭,哭就会引来更长时间的严重后果
你可以说话了,可是话还没有说的很清楚,爸爸妈妈只有猜来鼓励你。当遇到一个听不懂的爸爸时,你的烦恼又来了,说还是不说?选择吧
你上小学了,你说这数学好难啊。你的父母说,这一点都不难
你上中学了,你说这英语怎么一开始就讲《新概念2》啊,根本跟不上。你的父母已经没有办法了,出钱去外面学
你到了高三了,要报考志愿了,你可以自主了。可是当报考遇到父母,演绎那么多说不出的恩恩怨怨,你是选择听从父母的还是选择不听从
你到了大学,觉得终于可以释放下自己了。即使旁边的同学故作深沉的说,现在就业不易,你也觉得无所谓。一不小心到了大三,烦恼顿生,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啊……一脸懵逼
第1份工作入职了,你在烦恼,这个家伙怎么老是找我别扭,老子不伺候了。结果,下一次,依旧是……
兜兜转转,到了中年,知道该如何相处人际关系,知道要对上司要尊重,知道人可能有不同……半辈子过去了
到了50多岁,孩子快长大了,需要用钱了,还要努力准备让孩子上大学的钱……人生太悲催了
到了65岁,你已经退休了,回顾前半生好像没做出什么
……
这是多少人的人生呢?你完全可以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为何?
烦恼,伴随我们一生。烦恼就是一把钥匙,一个提醒,一个晴雨表。
当烦恼来临就是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可能经常有人会说“我别无选择”,但是你就是不开心,这时的你还是可以选择你的心情:开心的选择这个“别无选择”还是不开心的选择“别无选择”,同时,这也提醒了你要想把“别无选择”变成“有选择”你要做什么?
当你选择了,开心去做了,这个烦恼消失了,这个时候不去想什么,努力活在当下,这就是菩提出现了。过不久,又有烦恼来临了,于是又面临开心的选择or不开心的选择。再然后又开始活在当下,菩提又出现了。随着你的选择,有的人烦恼-选择时间越来越长,菩提时间越来越短;而有的人烦恼-选择时间越来越短,菩提时间越来越多。
烦恼-选择-菩提,这是人生伴随着不断出现的境界。若我们有工具、有案例、有方法让烦恼-选择的时间越来越短,那菩提时间也就越来越长了。于是,我们的自由人生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