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做“人民的勤务员”为荣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表达,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人民勤务员”的精神内核。这不仅是一份光荣的身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彰显着党员干部应有的价值追求与使命担当。

回望过去,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用生命丈量兰考大地,只为治沙改土,让百姓吃饱饭;黄文秀扎根扶贫一线,将青春定格在大山深处,用脚步踏出脱贫路。他们用行动证明,当党员干部以“人民的勤务员”自勉,就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将个人价值融入到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事业中,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也让“勤务员”三个字熠熠生辉。

当下,时代赋予“人民的勤务员”新的内涵与使命,在数字化浪潮下,如何运用新技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怎样平衡各方利益、增进民生福祉,都需要党员干部以“勤务员”的姿态主动作为。有些干部把群众当“主人”,甘当“跑腿员”“代办员”,深入社区、乡村倾听民意,用一个个“微实事”汇聚成群众的获得感;而有些干部却官本位思想作祟,把权力当资本,对群众诉求敷衍塞责,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这鲜明的对比,更凸显出以做“人民的勤务员”为荣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以做“人民的勤务员”为荣,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应主动走出办公室,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去,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应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以专业素养和务实作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更应守住廉洁底线,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让群众放心、信任。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当以做“人民的勤务员”为荣,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答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