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好好读书,长大了只能去捡垃圾

#不好好读书你就只能去捡垃圾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找来两百多名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给高威胁信息,另一组给低威胁信息目的都是想要说服他们使用牙线。

高威胁信息

聪明的人都应该了解,使用牙线是一个别无选择的习惯……牙龈疾病可能会导致心脏病、中风及糖尿病等严重问题。

所以,如果你已经在使用牙线一天都不要停

如果还没有,那么你今晚就得赶紧开始。

低威胁信息

許多人都相信,使用牙线是个值得培養的好习惯………牙龈疾病可能会导致心脏病中风及糖尿病等问题。

所以,如果你已经在使用牙线,请继续保持

如果还没有,那么或許你今晚就可以试试看。

看了这两则信息,你猜猜哪一组被说服率更高一些?

也许你选择了第二组,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更多的人会选择第二组。

高威胁里面包含的是“必须”“应该”。

含有或者暗示这两个关键词的高威胁信息,只会激发人的反驳欲望。当你这样说的时候,听的人脑子里想的是的是反例。他会想,我爷爷从来没用过牙线,他活到了99。

低威胁信息里透露出来的态度是:你决定,你可以,给了对方选择权。

高威胁信息没法让人更重视问题,力气全用在反驳上了。

小时候我爸跟我们兄妹三人说:好好读书,不然以后只能去捡垃圾了!

我听到根本就不会相信,我心里想的是:哼!哪有你说的这么严重,我才不会去捡垃圾呢!你不也没读多少书吗?也没见你捡垃圾啊!

你看,活生生的一个反例在我面前。

那个时候是不会考虑时代背景或者比例这些的,只想驳倒他。

当你跟孩子说:好好读书,不读书你这辈子就完了,你猜ta心里在想什么呢?

这些内容几乎全部来自黄执中的《说服课》,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私聊,我把第一天的完整录播视频发给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