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该不该打抱不平——如何引导学生融入集体》

案例分析:

玲玲和晓静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都比较内向,在班上不怎么敢与同学们说话,平时也不怎么和同学一起聊天一起玩,被大家错认为高傲,看不起他们。玲玲集体荣誉感很强,老师很看重她,是班里的班委,或许是因为嫉妒,或许是其他原因,同学们都对她冷嘲热讽,才会出现晓静打算替玲玲打抱不平,但是到底要不要打抱不平,晓静心里也没个主意,所以才会找到心理辅导老师,请求她的帮助。

辅导过程:

1、谈话引起晓静思考,考虑是否该打抱不平?

引发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

2、创设情境,模拟对话场景,然后互相谈谈说与听的感受。同时告诉她们要掌握与人相处的技巧。尽量做到让自己说的话让别人感到很轻松;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得到肯定,因此要多给同学肯定,多赞美;用询问、请教的方式找些共同的话题,拉近和同学的距离;还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让自己尽快的融入班级体。

感悟心得:

1.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逐步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定势。学会换位思考是孩子平衡自身与同伴、与集体关系的前提。学会了换位思考,孩子就学会理解,学会了遵守规则……

2、对于教师而言,师爱是最能打动学生人心的力量,只是对学生怀有深切的爱,尊重他们的人格,公正对待每个同学,才能展示好教育教学,才能创造出教育的奇迹。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