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不不不不不不热
01
那天在考完科四回学校的路上,遇到了一个令人特别难忘的出租车司机。
司机师傅大概40多岁,或许刚40出头,我没看到他的正脸,只是依据声音猜测。
刚开始吸引我注意的是,每次走到人行横道的时候,他总要停车,让行人与电瓶车先通过。有时候那些行人犹豫着迟疑不前,他就摆摆手示意他们先行通过。然后那些行人边走边微笑,回头冲着司机师傅点点头。
看着这和谐的一幕,我忽然感觉很温馨,但也很陌生。因为平时,当我作为行人时,没有司机为我让行。
那些“技艺娴熟”的司机,那些争分夺秒的上班一族,那些将交通法规熟视无睹的青年,把车开的飞快,抢占每一个可以冲过去的先机,仿佛热锅上的蚂蚁,一秒也等不得。
“反正那些行人也不敢拼死和我们机动车抢道不是”。他们坐在车上疾驰而过,俯视众生般得意。
所以这个为行人让行的司机师傅,在灯红酒绿的车流中显的格外的与众不同。
02
之前总是作为乘客的我,也以为这些司机们没什么错,行人就该让着机动车呀,这无可厚非。
可是当我刷科一、科四的安全文明部分的题的时候,我才知道,机动车是应该为行人和非机动车让行的。
刷题的时候看到每一道题的下面热评多是这样的:反正啊,我们司机,就怎么怂怎么做啦。
看了那些热评我觉得很生气,每个司机都有可能作为行人,为什么当行人作为司机的时候就不能换位思考一下呢?懂得尊重别人,懂得谦让,有素养,有礼貌,这不是怂,这叫文明。
在很多国家,都是明文规定的,机动车要为行人让道。而在我们这个以“文明之邦”素称的中国,国民却没有这样的意识和觉悟,这让人感到难过。
这个司机师傅边走便和我们聊着,在得知我们是刚考完驾照的大学生后,他就边走边实地教学,给我们讲解一些常见的交通法规。
“这个实线是不能压的”。
“这个路口的限速是30迈,前面那所学校是20迈,左转过去那个居民区是30迈”。
“你看,前面那个老大爷可能要过马路了,这时我们就要提前减速,免得惊吓到了他”。
“这开车啊,要眼、手、脚、脑、心共用,随时观察,随时预判”。
03
他说着,我们听着。
我说:您记忆力真好啊,这每一条路,在哪里限速多少,您都记得清清楚楚呀!
他说:没办法,我就是干这行的,靠这吃饭的,所以当然得门儿清呀。
我点头赞同,但我知道又不是这样的。很多人,像他一样的司机,干着同样的活,却是不同的心态,不同的质量。在马路上随意超赶,随意并道,然后突然一个急刹车整的乘客头晕想吐。
经过彩虹桥的时候,他说:其实我特别喜欢走这个彩虹桥,开车上来走走,看看路旁的风景,感觉整个人心情十分愉悦。
他说:这开车呀,其实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个考验态度的活。把车开好了,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开不好呀,那可就堵得慌咯。
在驶离彩虹桥的时候,他说:你看像这个拐弯,我们慢一点,顺顺利利就过去了,多好。我们不和别人抢这一分半分,我们只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开开心心,不就得了。
是呀,很多人开车的时候都是处于愤怒与焦躁状态,长时间的堵车与状况百出的路况,让他们患上了典型的“路怒症”,嘴里不停骂骂叨叨。
殊不知,很多时候,让一下,就都过去了。开车如此,做人也如此。
04
一个人的行为,不仅仅代表个体,还是整个城市的名片。
其实我刚来这座城市的时候,被出租车司机坑过一次,从那时起,我对这座城市的初印象就定格了。
我觉得这里的出租车司机都一样,都被商业化了,专门坑我们这些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人。我也觉得,所有的旅游城市应该都是如此吧。
可是这次,这个出租车师傅让我改观,让我觉得其实不是那样的,我只是碰到了一个坏人,这里的出租车司机还是好的,这个城市,还是温暖的。
小岛最近正在迎接创城,做了不少整改、调试、修缮,就连我们学校都焕然一新,整个城市也显得文明了不少。
可是我想,其实不用那么刻意,只要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这个城市就足够文明了。每个小我的文明,组成的便是整个大城市的文明。
他说:“我要为出租车司机正名”。
我说:“真希望那些刚来这里的人,碰上的都是像您这样的良心司机。您的行为,便是这个城市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