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在晨山的最后一天,清晨,雾气朦胧,地面已经雾湿了,空气略凉,有点湿冷。吃过饭照常钻进花之舞教室,接受侯长缨老师的熏陶,透过诗歌看到了很多的美好,见识了思维天马行空的孩子。
第一节和第四节分别是张浩老师和朱莹老师的教研课。
第一节课--三年级《周长探索》
张浩老师和朱莹老师早早地来到了教室,朱莹老师又像哆啦A梦一样,从口袋里拿出了她的“黑科技”--手机,连接了电脑进行与手机同屏,当屏幕上出现一个个孩子的笑脸时,他们兴奋了。
上课前,张浩老师先跟孩子们做了约定:我们不是为了做题,而是透过做题看到真理,这个是不容易的,所以要多思考,你们能遵守这个约定吗?学生的一声“能”为自己种下了一个约定,事实证明,这节课他们很守约。
例1:用2张边长1分米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做题片刻找同学上来分享,如下图。)
第一位同学:“我把两个正方形拼起来,长方形的长是2分米,宽是1分米,由长方形的特征可知有两个长和两个宽,所以我这样算2*2=4(分米)1*2=2(分米)4+2=6(分米)”(图形①)
第二位同学用了两种方法:“我把两个正方形拼起来以后,周长分成了2部分,一部分有三条正方形的边,也就是3分米,两部分就是3+3=6(分米)(图形②)”或者先把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算出来,再减去消失的2条,就得出了长方形的周长:4+4-2=6(分米)(图形③)
例2:同学们在第一道例题思路被打开了之后,第二道方法更“奇”了。
正方形的周长算法没什么差别:2*4=8(分米)(算式①)
但是学生写出的长方形的周长算法足有四种:第一种(算式②)中规中矩,按照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第二种(算式③)还原了长方形的本质特征,两个长与两个宽的和。学生们展示完之后,张老师意犹未尽地又写上了两个刚刚在巡视时发现的“宝藏”--第三种(算式④)中间两个正方形外露了两条边,边上的两个正方形外露了三条边,合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第四种利用了全部正方形的边长减去消失了的边。
例3
张浩老师抛出问题:“这道题需要16张正方形纸片,但是每个人只有4张怎么办?”聪明的孩子立马想到小组合作。有两个组的孩子尤为明显,立马围成一圈,拼图解决问题。
感觉有数据的原因,每人四个,四个人合作,好像拼成正方形比较容易,学生很快地完成了大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在我身边的一组孩子却在拼长方形上找不到了方向。此刻时间只剩下了5分钟,张老师不得不忍痛叫停,打算引导学生集体思考和归纳。张老师利用手机同屏操作吸引了学生迅速进入状态。算出了三种形态的图形周长。(见上面例题图)
拼成三种图形的周长之后,已经下课。进行了快速地比大小之后,张老师提出了本节课的最后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同样多个的小正方形为什么拼成正方形的周长是最短的?”
生1:“因为正方形里面的线最多。”
生2:“它不是周长的线最多。”
生3:“周长是绕图形一周的长”
显然,这三个孩子都已经理解了拼得的图形线段重复越多,周长越短。只是语言上还总结的不够到位,只需再稍稍点拨、调整,核心即将出现,只是课堂已下课五分钟了,这节课还是有点小小的遗憾。
评课
张浩老师说思路:经历动手拼图形的过程,在拼图形的过程中,直观地感知周长的变化。通过计算比较拼成不同图形的周长得出结论:拼成正方形,周长最短。通过反思总结:重合的边越多,周长越短;重合的边越少,周长越长。
朱莹老师:重点不太突出。
李万祥老师:①课堂效率不高,过多地维持课堂秩序。②核心把握度不高。老师思绪被学生拉走了。③归纳要广泛地归纳,重合线段最大两种:一种是正方形,一种是接近于正方形的图形。
程梦宁老师:2张纸片拼图形比较容易,建议一带而过,到4张的时候可以总结规律。规律设计在16张拼图的时候归纳有点晚。
何立泵老师:①情感很细腻,学生兴趣被唤起,整节课都在思考,这点做的比较好。②课程到最后才进入到聚焦,是设计上出现了问题,有时候只有实际操作了才能发现问题。像2个和4个的纸片拼图可以在白板上画,很容易画,画完讲评10分钟结束。评讲完之后抛出一个问题:你有没有什么发现?这时候开始为这节课的核心耕耘,但不聚焦。③花20分钟去探讨第三题,去摆、去画、去算、去比。此时进行最核心的聚焦,这时有了前面的耕耘。可以反复追问:你发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他会发现重叠边越多,周长越短。也有可能会说出面积一样,摆的不一样,周长不一样这样的话。可以这么引导--为什么我们都是用16个小正方形,拼出来的图形周长不一样?为什么越接近正方形周长最短?要用指向非常明确的话去发问,学生肯定能发现这些东西。④巡视看到遭遇困难的孩子要不要一对一讲,有理解困难的孩子什么时候解决。我们在班级分层次提问学生分享的时候,那些程度好一点的学生的讲解那些理解困难的学生能不能听懂?那也就是说孩子讲的好的时候要把掌声送给他,形成正能量得引导和成就感。把孩子往巅峰上引。让孩子全部地投入思考,促进集体的发展。
问题讨论:
①有效教学的框架,每个板块需要多少时间是需要心中有数的。做好预设,把握每一部分的时间。
②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提前补,提早建立概念。
③讲练要一致,练习单的目的性要强,另外讲课的时候,内容要清晰,核心要突出。
第四节 一年级青鸟教室《解决问题2》
情景引入:盒子里装着很多笔。
游戏规则:
1.一个孩子从盒子里面拿出几支笔。
2.另一个孩子数一数盒子里还剩几支笔。
3.猜一猜,盒子里原来有几支笔?
朱老师亲和的态度和游戏的吸引力立马唤起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一个孩子先拿出了6个,另一个孩子数了数盒子里还剩6个,那盒子里原来有几个呢?问题一出来,学生立马争先报出了答案--12,有的学生还说出了算式6+6=12。朱老师继续引导:我想要的不是6+6=12这个答案,你能不能告诉我这几个数字分别是什么意思?通过引导学生说出了第一个“6”是拿出的6支笔,第二个“6”是盒子里还剩的6只笔,12就是盒子里面原来笔的数量。接着朱老师又找了两位同学进行游戏,在这次游戏的过程中,朱老师突然发现笔的总数没有改变,在第一个孩子拿出笔后抽走了几根,下面的孩子好像不知道老师的意图,出现了一点点的小混乱。
有了支架得引导,学生大概理解了“原来”的含义,接着就是例1,朱老师紧握解题步骤,让让孩子们读题,提取题中关键信息,让学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什么是数学问题啊? ”声音一出来,很多学生也跟着附和。
生2:“就是原来有多少个哨子?”
这个孩子思维很活跃,朱老师赞同了他的说法,并让孩子们接纳这就是一个数学问题。接下来就是解题,朱老师设计让学生画图表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此刻展现的淋漓尽致,有的画圈,有的画三角,还有的干脆画起了哨子。这好像并不是本节课的核心,核心是通过画图方法理解拿走部分+剩余部分=整体,朱老师没有在这儿过多强调。
画完图之后 ,学生们的思路好像更清晰了。此时再让他们列式计算,好像不费吹灰之力了。做完之后,朱老师把刚刚的题目“原来有几支笔?”和“原来有几个哨子”进行了对比,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建立“拿走的+剩余的=原来的”数学模型。为了帮助理解,朱老师还自创了“摊手求和法”(自个觉着好玩儿瞎起的,没有征求朱老师意见)--两手一摊原来有多少个呢?一只手表示拿走的,另一只手表示剩下的。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量。
模型建立了,练习题不在话下,学生们刷刷两下做完了。基本上没有出现错误。下课了,这节课的目标已经达成,练习单背面还余下的两道题给孩子们留成了作业。
评课:
朱莹老师说设计思路:①通过游戏引入“原来”这一概念。第二次游戏疏忽了一点--两次盒子里的数量没有变化。②例题建立“领走的+剩余的=原来的”模型。③节奏把握不太好,练习单没有讲完。
孙艳艳老师:画图的时候没有规定学生用图形表示,个别孩子在画哨子。
王若男老师:在之前学生学过一一对应,可以提示学生用图形代替,画哨子这种应该是不予赞同的,因为这是数学课而不是美术课,要不然会浪费时间。
程梦宁老师:①第二次游戏过程中可以转过身,抽出几根笔跟学生说数量已经变了。②手势语言“两手一摊”非常好,但是最后合起来的时候可能表达不是很清楚,这里要强调一下。③提问的时候用词不是很明确,可以引导“左边的手代表什么?”“右边的手代表什么?”“合起来代表什么?”④需要反复跟学生强调模型。
张浩老师: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够,应该在让学生提问的时候举个例子,如:“你叫什么名字?”这样的是一个问题。
何立泵老师:①学生不会像大人一样,提问那么委婉,一说提问题,他会脱口而出6+6=?这样的算式等于几。有的学生提的问题自己反而解决不了,我经常跟学生们说你聪明一点,你不要提个问题把自己搞死了好不好。一道题,在没有出示问题之前只是一堆信息,那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知道什么?你想让别人知道什么?其实这就是提问题。②这节课出现了分模型--拿走的+剩下的=原来的,但是利用这一模型并不能解决所有练习单上面的题,(如后面得排队问题是利用前面的+后面的+他自己=总人数。)这个模型它只是一个分支,是建立在总模型的基础上。总模型是什么?它就是部分量+部分量=总体量,它是一直要有的,那这节课得分模型我们可以称它为“拿走的那一部分量+剩余的一部分量=原来(整体)的量”。排队问题也是总模型的分支,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说出前面部分+中间的部分+后面的部分=整体
问题探讨:
在问题解决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以吗?学生提出与本节课核心不一样的问题怎么处理?朱老师:“在前面10以内加减法已经出现了提问题这一项,如果提出别的问题,可以先暂时搁置,只解决这节课需要聚焦的问题。”
我在听了两节课后,也想了很多,首先是需要我学习的部分,两位老师都很有“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很稳,引导学生的内容很多,跟学生对答很流畅,反观我自己,我常常会因为孩子们的“太机智”而手足无措,会因为孩子们没有说出我想要他们说出的而焦躁,反而把我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而且备课不够细致,常常到上完课之后才猛地发现设计的东西没讲出来,严重把时间浪费在了不必要的地方。这次学习不仅学到了一些方法论,而且让我建立了一种细致备课的愿景,每一课节的核心聚焦点是什么?铺助理解的有什么?每一版块需要多长时间?这一节课上下来希望学生必须掌握的是什么?只是作为了解的是什么?拔高的又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考虑到的。
为期一周的晨山之行结束了,很留恋这里的一切,这里的老师很有趣,这里的风景很美,想说的话很多很多。希望这份留恋化作微风,萦绕在我的身边,在每一个困顿的、彷徨的、无措的境遇,吹散我心头的乌云。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告别。
告别晨山数学组。
告别山山水水。
告别花花草草。
告别狗狗们。
告别,黄山。
暂时的告别,希望更好地相遇。为期七天的《晨山行》日更记录至此结束。谢谢同行的伙伴,谢谢热情友好的晨山人,也谢谢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