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春

1

三月的倒春寒比往年更锋利些。吉萍把测温枪装入专用消毒袋后揣进白大褂口袋时,指尖触到内衬里干枯的茉莉花瓣。这是上周那个发热患儿塞给她的,孩子母亲蹲在留观区搓着皴裂的手,说等合作社的暖棚建好,要送她整筐带着露水的鲜花。

"38度2,去三号窗口登记。"吉萍隔着防护面屏说道。面屏提前喷涂了防雾剂,但长时间佩戴仍让视野模糊。她摸向口袋里的酒精棉片,却碰到测温枪边缘的凹痕——那是被转运车撞到的,就像护士长眉间的皱纹,都是这半个月新增的印记。

消毒水味道突然被什么刺破了。吉萍抬头望向窗外,铁艺栅栏外晃动着星点白芒。她摘下起雾的防护面罩放入回收箱,冰凉的金属边框在耳后勒出红痕。

月光把栅栏的影子投在柏油路上,李之心就站在明暗交界处。褪色的牛仔外套袖口沾着泥点,怀里泡沫箱摞得比他下巴还高,最顶上那束茉莉花正在夜风里打颤。

"大夫,这是今早现摘的。"他踮脚把泡沫箱架在栅栏立柱上,食指关节有新鲜的刮伤,"芹菜能降血压,油菜抽薹了最好吃嫩尖......"

李之心是合作社特批的保供人员,袖章上印着鲜红的"应急通行"字样。他踮脚往栅栏里推泡沫箱时,胸牌滑进芹菜堆里。吉萍看着他像找钥匙般在菜叶里乱翻,最后拎出沾着泥的胸牌往裤腿上蹭,结果蹭反了方向,"茉莉生态种植合作社"变成了"社作合植种态生莉茉"。吉萍看着他像母鸡扒拉稻草窝般在菜堆里翻找,口罩下的嘴角抽动两下——这是她近一段时间来第一次想笑。

吉萍的手套停在半空。上次见到这个年轻人是在急诊科,他抱着一个腹痛的合作社大娘冲进来,运动鞋底在地砖上蹭出两道泥印。当时他胸牌缠在手腕上当临时挂号带,上面"茉莉生态种植合作社"的字迹被汗水洇开了。

吉萍注意到他右脚运动鞋的网面裂了口,露出的灰袜子隐约透出深色痕迹,大约是白天在田里沾的泥水。

"医院不能收......"

"知道知道,都按防疫标准打包的。"李之心突然蹲下身,泡沫箱随着动作哗啦作响。他变魔术似的从箱底抽出个文件袋,"这是合作社的农产品检疫证,蔬菜用次氯酸喷雾消过毒,花束没喷药水可以用酒精擦......"

吉萍看着他被夜风吹乱的发梢,想起今早接诊的货车司机。那人手掌缠着渗血的纱布,说冷链物流停了,一车鲜切花全烂在高速口。当时诊室窗外有麻雀在啄食泡发的花瓣,像在吞咽春天的残渣。

"您就当是医疗物资。"李之心声音低下来,指腹无意识摩挲着茉莉花茎上的刺,"村里王阿婆说您上次给的止咳方子......"

"放传达室吧。"吉萍重新戴好面罩。呼吸喷在N95口罩内壁又返潮到脸上,她看见自己呼出的白雾笼住那束茉莉,花瓣边缘立刻凝出细密水珠。

等最后一个发热患者离开,吉萍在更衣室发现泡沫箱里的秘密。油菜叶下压着牛皮纸包,拆开是晒干的茉莉花茶,纸包背面用铅笔描着简易种植图——原来医嘱单背面消失的墨水是被拓在这里。

月光从气窗斜斜切进来,照在茶叶罐贴着的便利贴上。字迹被水汽晕开大半,仍能辨认出"每天四克"的字样,后面画了个笑脸,嘴角弧度像极了栅栏外那束茉莉的弯曲花枝。

2

吉萍把餐盒推到值班室角落时,铝箔包装突然发出细碎的响动。她揭开保温层,三颗茉莉花茶包正躺在白米饭上,茶包用医用透析纸密封,标签印着合作社的质检码。

医嘱单背面的墨痕在茶包纸上清晰可辨。那些被她画在病历本边缘的种植贴士——关于土壤酸碱度与株距的建议——此刻正以拓印的形态蜷缩在茶包里,铅笔痕沿着茉莉花瓣的脉络晕开。

监护仪的滴答声忽然变得遥远。吉萍想起三天前的深夜,李之心抱着高烧的合作社会计来急诊,他出示核酸阴性证明后,护士长才放行。他蹲在抢救室外剥核桃,碎壳在瓷砖上拼出歪斜的茉莉轮廓,护士长扫了三次都没扫干净。

保温箱的低温警报把她拽回现实。冷藏柜里并排躺着最后两支镇静剂,玻璃瓶上的冷凝水像永远流不尽的汗。吉萍把茶包塞进胸牌夹层时,塑料封膜边缘的毛刺勾住了橡胶手套。

城外的茉莉温室里,李之心正往育苗盘插温度计。手机屏蓝光刺破黑暗,物流公司的通知弹出来:即日起暂停所有跨省冷链运输。他转头望向窗外,熄火的冷链车尾灯在雾中泛着模糊的红。

视频请求突然在凌晨两点响起。吉萍的脸出现在晃动的镜头里,护目镜压痕像淡紫色的枝蔓爬上颧骨。她身后是堆满咽拭子包装盒的处置台,医用胶带正从墙上一寸寸剥离。

"你挪近些。"吉萍的声音混着防护服摩擦的沙沙声。视频突然中断,李之心举着手机满温室找信号,最后踩进育苗池差点摔倒。吉萍在重连瞬间看见镜头里晃过他的雨靴底——左脚粘着菜叶,右脚粘着的医嘱单碎片像片被踩扁的迷你风筝。

李之心把手机支在花架上,镜头对准因霜冻卷边的幼苗。

橡胶手套包裹的指尖突然放大在屏幕前:"用听诊器贴着盆土,就像检查病人肺部。"吉萍调整着焦距,呼吸在面罩里凝成细密水珠,"听见了吗?毛细根在呼吸。"

李之心将一个特殊发铜制听诊器按在陶盆上。春寒渗进膝盖,耳膜却传来细密的噼啪声,像冰层下第一道裂痕。他突然想起今晨在田埂发现的蛙卵,那些透明胶质里跳动的黑点,和此刻土壤深处的萌动如此相似。

吉萍的影像突然卡顿。她身后传来平车滚轮与地砖的撞击声,画面最后定格在她摘下手套去扶氧气瓶的瞬间——虎口处有被护目镜带勒出的血痂。

育苗棚的补光灯骤然亮起。李之心翻开账本,发现夹在最后一页的茶包少了一个。他用拓印着吉萍字迹的包装纸裹住冻伤的幼苗,铅笔画的株距线正好卡在坏死组织上方两厘米处。

天快亮时,冷链车司机敲响温室的门。李之心递过暖水瓶,看见对方口罩边缘结着冰碴。两人蹲在熄火的车前盖旁分食烤红薯,尾气余温融化了挡风玻璃上的霜花。

"这花还能活?"司机指着被塑料膜包裹的茉莉苗。李之心掰开烫手的红薯,甜香混着柴油味飘向远处苏醒的麦田:"根系没冻透的,都能活。"

吉萍在晨会上打盹时,指尖触到胸牌里沙沙作响的茶包。晨光穿过护理站的百叶窗,在医嘱单拓印的"最适生长温度18-25℃"上投下细长的光栅。

3

吉萍把咽拭子封装袋放进转运箱时,防护服腰封崩开一道裂口。晨风钻进缝隙,腰侧瞬间爬满凉意。她摸向急救包里的胶带,触到个硬壳笔记本——是昨天李之心隔着栅栏塞给她的合作社育苗日志。

高速口的风裹着柴油味扑过来。吉萍将核酸采样台挪到背风处,医用垃圾袋在栏杆上猎猎作响。远处滞留在应急车道的冷链车队像条冻僵的蛇,车顶积雪反射着冷光。

"大夫,能帮把手吗?"沙哑的喊声刺破雾气。吉萍转头看见李之心在二十米外的花车旁挥手,羽绒服袖口露出半截病号腕带——上周他搬运种苗时摔裂了尾椎骨。本应卧床,却绑着骨科固定带坚持配送。

她小跑过去时,防护靴在薄冰上打滑。冷藏车厢里涌出腐败的花香,玫瑰与康乃馨蔫头耷脑地挤在破冰桶里。李之心正把还算鲜嫩的茉莉挑出来,花茎泡在融化的冰水中发胀,部分已泛起褐斑。

"这些要送去火葬场当祭奠花。"他睫毛上凝着霜,"但茉莉能提纯精油,镇痛安神......"话音未落,两人同时伸手去扶滑落的纸箱。橡胶手套擦过冻疮的手背,露水顺着纸箱裂缝滴在防护服上。

正午时分,吉萍在采样亭后看见那架风筝。废弃的防护服被拆成塑料膜,缝成两米长的飞鸟形状,尾翼上粘满冷链通行证复印件。李之心在麦田里奔跑时,风筝线绞住枯草,绿色通道代码在风中碎成乱码。

"该换手套了。"吉萍隔着警戒线抛给他新拆封的橡胶手套。李之心却从兜里掏出个育苗杯,里面蜷着两片新叶:"用次氯酸泡过的,不传染。"

他们隔着黄色警戒带交接。吉萍的护目镜撞上李之心的额头,育苗杯夹在四只手套之间摇晃。有麻雀俯冲下来啄食嫩芽,李之心扬手驱赶时,腕带上的住院编号擦过吉萍的防护面屏。

日头西斜时,滞留车队终于松动。吉萍看着李之心将最后几筐茉莉搬上转运三轮车,羽绒服后襟的破洞飘出鸭绒,落在核酸采样台的拭子包装袋上。暮色中传来冷链车发动的声音,那只防护服风筝还挂在信号塔顶,像面褪色的旗。

回到值班室,吉萍发现育苗杯底垫着撕成条的医嘱单。铅笔字迹在湿润的纸巾上洇开:"茉莉耐寒,零下五度也能生根。"她突然想起什么,翻开早晨的体检报告——李之心裂开的尾椎骨本该卧床三周。

4

吉萍数到第七根肋骨的位置时,监护仪突然响起刺耳鸣叫。她下意识去按呼叫铃,却发现这是合作社直播间的消息提示音——李之心的手机架在一个走廊的消防栓上,镜头正对着她穿梭病房的背影。

"家人们看这株双色茉莉,左边枝条能止咳化痰。"李之心压低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混着病房特有的仪器嗡鸣。吉萍调整患者鼻饲管时,瞥见手机屏上滚过弹幕:"主播背后是医院实景?""助农还带沉浸式体验?"走廊一只橘猫突然跳上展台,把双色茉莉当成猫薄荷猛蹭。李之心手忙脚乱抱猫,腰带缠住花架,弹幕刷屏:"主播带货还送猫?”

她转身时呼吸一滞。李之心蹲在走廊排椅旁,羽绒服垫着膝盖当临时展台,裂尾椎该用的腰托正捆在一盆冻伤茉莉的根茎部。他食指裹着纱布,翻动苗圃画册时血渍在纸页上蹭出扇形痕迹。

"这款金边茉莉适合北方......"他突然噤声。吉萍推着抢救车从镜头前掠过,病床栏杆映在直播画面里像给花盆套上铁笼。弹幕瞬间爆炸:"刚过去的是真护士?""主播在ICU卖花?"

后半夜吉萍在器械室发现那枚扩香石。橄榄石雕成的茉莉花苞躺在更衣柜角落,底座刻着串歪斜数字:北纬32°15',东经118°50'。她打开手机地图,光标闪烁在合作社被暴雨冲垮的育苗棚旧址。

消毒凝胶从指缝滴落,混着扩香石散发的精油渗进柜门裂缝。吉萍忽然想起那个心衰离世的老人,最后时刻攥着的不是家属照片,而是合作社配送单——背面印着茉莉扦插步骤。

雷声在凌晨三点炸响。吉萍冲向关不严的病房窗户时,手机在兜里震动。李之心的语音消息混着暴雨声:"西侧棚架塌了,但种子库的防水闸......"背景传来温室警报,与医院呼吸机的提示音完美重叠。

她蜷在更衣柜里听第二遍录音,扩香石在掌心印出花瓣凹痕。某个瞬间仿佛听见双重心跳——来自四百米外垮塌的温室,和手心里这颗凝固的植物心脏。

晨会上护士长通报汛情,吉萍在值班表背面画出经纬度坐标。北纬32°15'的暴雨正冲刷着东经118°50'的冻土,而她的钢笔漏水,把数字晕染成茉莉根系的模样。

5

李之心掀开冷链车帘布时,霜花扑簌簌落进衣领。他对着后视镜调整防护面罩,发现镜面结着薄冰,吉萍上周贴在这里的茉莉标本正在冰纹中舒展。

"三号车厢温度异常!"对讲机炸响的瞬间,李之心撞开隔离门。零下十八度的冷气裹住他裂开的尾椎骨,那盆被吉萍移植在核酸试管架的茉莉苗是耐寒实验品种,此刻正在货架顶端打颤。

吉萍的笔迹突然浮现在霜雾里——三天前她趴在引擎盖上画改装图,医用胶带把冷链分区图标粘成茉莉花瓣的形状。李之心此刻踩着货架攀爬,腰间固定钢板硌进皮肉,但冷链车内壁的36.5℃标线旁,那株茉莉竟在恒温区抽出新芽。

晨光刺破服务区薄雾时,吉萍正给采样管贴标签。转运箱突然被推入帐篷,李之心的防护服肩线结满冰珠,怀里抱着用急救毯裹住的茉莉苗。

"咽拭子要这么存。"他递上沾着晨露的采样盒,冰晶在密封袋表面织成蛛网。吉萍触到他龟裂的指尖,想起上周解剖室那具冻伤的遗体,法医说死者掌纹里嵌着茉莉花粉。

换岗间隙,吉萍钻进冷链车第二隔间。保温箱里的咽拭子与茉莉种苗并排放置,她将生理盐水浇在冻土块上,冰层裂开时发出的轻响,像极ICU里拔除气管插管的声音。

李之心在车尾摊开体温登记表,吉萍的潦草字迹间藏着坐标:北纬32°15'的茉莉苗发芽率,与东经118°50'的患者退烧曲线重叠成波浪线。他忽然想起那个呼吸衰竭的茶农,临终前在氧气面罩上哈出的茉莉形状。

午夜交接时,两人在服务区洗手台相遇。吉萍摘下面罩,下颌压痕泛着青紫,李之心卷起袖管,肘弯处留着静脉注射的淤斑。他们各自拧开矿泉水瓶——他喝的是吉萍配的淡盐水,她喝的是他塞进转运箱的茉莉露。

冷链车发动时,仪表盘荧光漫过育苗架。吉萍看见李之心在后视镜里比划手势,那是他们给昏迷患者做关节活动时的康复动作。月光从通风口漏进来,在温度监测仪上切出细长的光带,2℃的波动区间里,茉莉新芽正刺破包埋种子的明胶。

6

吉萍对着隔离病房的窗户哈气,水雾在玻璃上洇出半圆。她用棉签蘸着碘伏,在雾面画出茉莉花苞的轮廓,正好框住楼下那辆改装过的冷链车。李之心站在车顶捆扎防雨布,腰间固定钢板把羽绒服顶出尖锐的棱角。

"吸气——屏住——慢慢呼。"她对着手机示范腹式呼吸,胸腔震动引发阵阵咳嗽。视频那头,李之心将手机架在嫁接刀旁,刀面反射着合作社漏雨的顶棚。二十三名康复患者在线观看,弹幕盖住了他冻裂的指尖。

第五天夜里,吉萍被手机震动惊醒。合作社直播画面在黑暗中浮动:李之心戴着呼吸训练器,塑料管随着吸气起伏,连接着改装后的自动喷淋装置。弹幕忽然激增,有人认出这是三床出院时带走的呼吸康复器。

"现在教大家授粉。"李之声音沙哑,镜头转向夜间开放的茉莉花,"棉签要轻,像护士抽血前找血管......"他突然弯腰猛咳,嫁接刀在桌面划出长痕。吉萍看见他后腰渗出深色痕迹,染红了垫在椅背的病号服。

解封前夜,吉萍把最后一份核酸阴性证明塞进育苗日志。冷链车发动时,她发现副驾抽屉里塞着撕碎的诊断书——李之心尾椎骨裂未愈的医嘱日期,正是他冒雪运送咽拭子那天。

晨雾中,救护车与冷链车在出城口并排等候。吉萍摇下车窗,看见李之心正给茉莉花苗裹保鲜膜。他抬手擦拭后视镜,防护服袖口滑落,露出住院腕带上她写的"禁止负重"字样。

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两辆车同时鸣笛。吉萍的防护面罩滚过露水,李之心车顶的防雨布被风掀起一角,那些用医嘱单折成的育苗袋正在晨光中舒展。交警挥动通行旗的瞬间,有茉莉花瓣从冷链车缝隙飘出,粘在救护车刚消毒完毕的后视镜上。

开到省道交界处,吉萍在后视镜看到李之心打双跳灯。这是他们运送危重患者时的暗号,表示"一切正常"。她伸手调整氧气瓶固定带,发现卡扣处缠着晒干的茉莉花茎——和李之心总别在胸牌上的那根一模一样。

7

暮色渐浓,两人并排坐在医疗站台阶。李之心从裤袋摸出个铝盒,里面躺着晒干的茉莉花茶,医嘱单折成的滤纸边角已磨出毛边。"合作社新收的春茶,尝尝?"他捻起一撮茶叶,碎末顺着指缝漏进搪瓷缸,"老张头非说用山泉水泡才好,我偷接了输液蒸馏水——"

话音未落,吉萍已笑出声。搪瓷缸内壁还粘着半片没撕净的药品标签,随热气卷曲成茉莉花瓣的形状。她捧着杯子暖手,忽然瞥见台阶缝里钻出株野茉莉,嫩芽正顶开压扁的酒精棉片。

"你腰托该换了。"吉萍用脚尖轻点李之心后背的钢板。他反手摸向护腰搭扣,弹簧铰链发出生涩的咔嗒声:"昨儿给育苗棚加固支架,螺丝蹭掉两颗。"说着从兜里掏出个输液袋改装的工具包,两枚不锈钢螺钉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

无人机掠过新栽的茉莉田,惊起几只灰雀。李之心突然起身,钢板护腰在衬衫下顶出突兀的轮廓:"西头那排滴灌管老堵,得趁天黑前——"

"坐下。"吉萍扯住他沾着泥点的衣角,从急救包翻出骨科固定带,"弯腰超过四十五度,尾椎承受压力翻三倍。"她熟练地调整魔术贴长度,医用绷带绕过他腰间时,惊觉这人比上月又瘦了一圈。

晚风卷来消毒水与茉莉混糅的气息。李之心摸出个牛皮纸包,里面是晒干的茉莉花苞,每朵都用核酸试剂盒里的干燥剂单独封装。"给三床老爷子备的,"他指尖搓着花瓣边缘的焦痕,"他总说病号饭没滋味。"

医疗站后窗忽然透出暖黄的光。两人同时转头,看见采茶大娘举着CT片当灯罩,正给新来的实习护士比划:"这片子上的白影子像不像茉莉结苞?吉大夫说多看绿色对眼睛好,我就天天盯着苗圃......"

无人机降落在晾晒架旁,桨叶卷起的风掀开育苗日志。吉萍拾起被吹落的核酸证明,忽然发现背面拓着茉莉叶脉——是李之心用听诊器压印的,叶缘锯齿恰好与她的指纹重叠。她想起那晚他猫腰钻进冷链车检修制冷管,防护服后背洇开的汗渍也是这般枝杈纵横的模样。

夜露降下时,新风系统发出轻颤。李之心摸黑往滴灌控制器塞了个温度计,液晶屏蓝光映出他手腕上结痂的刮伤——那是上周抢修水管时被铁丝网勾的。吉萍扔来管没拆封的凡士林:"伤口沾泥水容易得破伤风。"

月光漫过苗圃时,两人在田埂发现个破陶罐。李之心蹲下身扒拉碎瓦片:"去年冻死的扦插苗就埋这儿......"话音戛然而止。罐底蜷着几簇新芽,根须穿透碎瓷裂缝,正悄悄攀附他雨靴上的泥块。

吉萍摸出随身带的叩诊锤,金属柄在陶罐边缘轻敲。空闷的回声惊飞了栖在支架上的夜莺,却有更轻快的震动从土壤深处传来。她忽然笑了,指着陶罐内壁某处:"看这裂纹走向,多像支气管分叉。"

露水渐重时,李之心从冷链车斗翻出条旧毛毯。吉萍认出这是急诊科报废的灭菌包布,经纬线间还沾着零星碘伏痕迹。他们裹着毯子看合作社方向,新建的温室顶棚正在月光下粼粼波动,如一片不会结冰的湖。

第一声布谷鸟叫穿透晨雾时,育苗棚自动喷淋系统开始运转。李之心的呼噜声混着滴水节奏起起落落,吉萍轻轻抽出被他压住的发梢——那上面粘着朵半开的茉莉,花瓣里还兜着夜露酿成的细小月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