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让旅游业都暂停了下来,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思考的行业会如何演进与变化。
在中国的疫情爆发之后,迅速波及整个亚太区,紧随其后的是日韩、欧洲和北美;而在旅游领域中,看机票、酒店、旅游度假和差旅等版块,受灾最重的应该是旅游度假了。
毕竟,在疫情爆发之后,大量旅居在外的人口,还是有着要回国的需求,以及因为疫情所产生的隔离需求,所以航空公司和部分的酒店还是有一些业务的。而旅游度假的业务因为大量的景区封闭,以及疫情期间不适合人群聚集,基本上是疫情严重的地区,旅游度假业务是接近100%停滞的。
在旅游度假业务板块中,近一些年来,可以说目的地旅游领域的热潮一直在高涨,不仅仅是创业公司风头正劲,拿着巨额的融资,同时还有OTA巨头们不断加码的投资收购,希望能够快速地切入这一市场。
受疫情的冲击,美股大跌,投资人和巨头们的荷包都收紧了,像软银这样的巨鳄都已经在紧急出售自己的资产,来解决投资者对该公司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期间业务亏损敞口的担忧。而在这个档口,目的旅游领域是否会迎来一次整合呢?行业的演进又会往什么方向走?
先从软银下注的玩家开始聊
软银非常喜欢给创业公司巨额的钱,而在目的地旅游领域投资的项目也是如此,KLOOK和Getyourguide都获得了软银的巨额投资。
去年KLOOK和Getyourguide一前一后均宣布了最新一轮的融资,KLOOK累积融资金额超过了5.2亿美元(估值超过10亿美元),Getyourguide的融资总额则达到6.54亿美元(估值16亿欧元)。对比一下,KLOOK和Getyourguide的“老前辈”Viator被收购的时候,TripAdvisor也就花了2亿美金。
KLOOK和Getyourguide的起家市场不太一样,KLOOK主要集中于亚太区,而Getyourguide主要还是欧洲和北美业务,但是现在这两家都已经把业务扩展至全球了,所以烧钱竞争在所难免。
亚太区的公司和欧洲地区的公司经营风格不太一样,所以KLOOK和Getyourguide在目的地旅游产品上的策略也不一样。Getyourguide这样的欧洲公司还是挺喜欢坚持自己在每个产品上以及营销费用投入后的收益情况,所以对佣金率方面一直有一些坚持,希望收到25%的佣金。其实像Expedia和TripAdvisor等公司都是一样的,相对来说,都比较坚持自己的佣金率,当然,佣金率也是会看情况,是有一定谈判空间的。
而KLOOK起家于亚太区的公司,见惯了厮杀的公司,低价策略快速把交易规模和GMV刷起来是第一要务,并且拿了巨额投资,也需要交易规模的快速增长来撑起自己的估值。
所以,这两家公司的产品策略上就会有一些差异,Getyourguide的高佣金率策略在单一售卖景区门票的市场上肯定是玩不转的,毕竟景区门票这样的标品最容易打价格战了,拼到最后都是在玩景区的营销费用和返点了,单独靠景区门票来赚钱,基本上是有点类似于赌博。
Getyourguide的侧重点产品就会放在碎片化产品的一日游产品上,亦或者是能够实现其佣金率的小交通产品上,比如shuttle bus或者是接送机等。并且,还在欧洲地区的核心目的地城市推出了自营的日游产品“GetYourGuide Originals”。相对来说,日游的产品会涉及车、导游、餐和门票,组合起来的就会复杂一点,不算是特别标准化的产品,其中所拥有的毛利空间足够支撑其想要的佣金率。
而KLOOK的策略重点则是集中在门票、车票等票券类的标准化产品,小交通也是其快速冲交易的路径,因为这类的产品,价格足够低,交易额是非常容易跑起来的,另外一个方向就是B2B,这个方向走标品冲交易额就更快了。
去年,在香港旅游业务受到巨大冲击之后,KLOOK给外界讲的故事是要拓展欧洲市场。而此前,该公司曾对外表示不做酒店这类标品业务的,今年年初也开始涉足了;据坊间传闻,KLOOK还收购了惠租车(惠租车有租车和专车的业务),进一步强化其小交通的业务。KLOOK的招聘信息中,也披露了招酒店和交通类的产品经理:
按照现在KLOOK的发展路径,要么成为一个类似于美团点评的Supper APP,要么就是要走成为下一个OTA的路子了,而Getyourguide的最后烧钱的归宿是不是也是这两条呢?
PS: 上面的内容是3月份的时候写的,然后就没有时间继续写了,去研究其他的事情了;前几天,一位投资人找到我,问怎么看KLOOK,就把这个内容翻出来又跟她讲了一下。想着,还是把这篇内容写完吧。很多时候,都想记录一些自己的想法,最后忙着忙着就去搞其他的事情了。
烧钱的价值在哪里,以及产业链的演进
旅游领域烧钱的公司,这些年,我们可是见多了;最凶猛的肯定是去哪儿与携程大战的时候,最后携程花了巨额代价,拿下了去哪儿,结束的烧钱大战。
当然,大量的创业公司,通过烧钱的方式想把交易额做起来,再把竞争对手都拖死,最后发现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却是携程,虽然用钱烧的交易额很好看,但是最后却没有为这个行业带来些许特殊的价值,所以掉下去的也很快。
我们回到目的地旅游产品上来,烧钱的意义在哪里?如果是想自己成为巨量的流量平台,烧钱真的可能是烧不出来的,主要是由于这个产品的属性决定的,不能非常好的聚合流量。所以,我觉得,如果是单纯的目的地碎片化产品,想要烧出流量平台的样子,基本上没戏。
我们看下KLOOK经常对外说的月度访问数据就知道了,最近一直以来说的是3000万;如果是按照这个数据来看,应该是美团或者大众点评,五六年前的水平,这个数据量太小了。
那么,能不能烧出规模的壁垒呢?如果单纯在票券类的产品上,特别是景区门票的产品,如果是说烧出壁垒基本上也没什么戏。门票业务的竞争,基本上都是一张票几块钱,甚至几毛钱的竞争,刷交易流水数据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是说到要赚很多钱,那就是看自己的赌运好不好了。
而Getyourguide所走的强化线下自营线路的体验,这个逻辑其实是有价值的,日游类的产品在服务体验上,需要将车、导游、餐和景点融合起来,其中的环节点多,并且地面上的资源改进空间还是足够大的,也有实现一定程度标准化的路径可循。
如果一个产品很难实现标准化,那么这套产品的规模化一定会成为一个问题;只有标准化,系统化和规模化才能不断地提高前后端各个环节的效率,从而把雪球滚起来。
不断将线下的产品做得标准化,以及提升用户的体验,是可以形成一定壁垒的,但是这样走的话,公司的估值就会打折扣。欧洲的TUI线下资源布局是非常重的,也是一家上市公司,但是对比起Booking Holdings和携程这类公司的市,就有很大的差距了。
所以,这真的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而另外一个有价值的环节是,技术和数据型的公司。我们看旅游领域的公司,GDS公司确实是非常赚钱的公司,像酒店领域的PMS公司也是值点钱的,国内的绿云逆势还在宣布新一轮融资。
技术类和拥有数据的公司在面对流量型公司的时候,却很难独立运营,最后都还是需要选择站队。所以目的地旅游领域的这类公司难以避免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TripAdvisor买了Bokun,Booking Holdings也买了一家——FareHarbor。现在市面上,Bokun这类的公司还有很多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公司可能会挂掉,在最后扛不住的时候,也许会站一次队。
目的地上的景区和资源运营商是需要技术型的公司帮助其系统化和提升效率的;而资源运营上的改造升级,从而使旅行社所获得的体验进一步升级,也是持续有需求的。
如果说像KLOOK和Getyourguide等这类玩家,最后要么是跟一家高频的业务公司合并,比如软银也投资了Grab,被Grab拿下,做一些业务场景上的融合,或许是一种选择。而两家拿了巨额融资的公司合并在一起,继续讲点新故事,也许也有一定的市场。
但是,话说回来,目的地旅游市场确实是需要大的资本进入,来催生这个领域的变革,一方面是系统化,提升效率,另外一方面是资源运营的升级,提升体验;所以,谁能烧钱烧到最后,以及烧完之后,能留下一些什么来,都值得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