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万英尺的高空,我再次回顾了这部电影。我从来没有因为看某部电影写点什么,但这次我想写一写。
沈腾无疑是我最喜欢的喜剧演员,没有之一。他只要站在那,什么也不用说,就足以承包我的全部笑点。很显然,这部《飞驰人生》并不是一部喜剧,电影里所有的笑点都充满了沈腾的个人风格,我想如果这部戏换一个男主角,可能很多梗就随之消失了。这部电影我前前后后看了三遍,每一次都动容落泪,看一部喜剧演员演的不是喜剧的电影,还如此动情,我觉得有必要记录一下感受。
抛去那些具有沈腾个人风格的笑点,仅就剧情而言,有几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
场景一:在汽联听证会上,张驰面对已是汽联主席的老对手万和平,回想起光辉时代的自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情景。“有的人,活的是造型;有的人,活的是人设;我,活的是本事。”言语里全是对对手的不屑和自傲。当然,他说的是大实话,本事,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他的本事,也有资本让他自傲。然而,张驰后来的遭遇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他的自傲,树大招风,我们必须学会韬光养晦,收起锋芒。
场景二:张驰一脸绝望地看着支离破碎的赛车,手里捧着退赛申请书,林臻东走到他面前问他是否知道退赛这五年意味着什么?张驰说,意味着属于我的时代过去了。但林臻东说,意味着科技进步了,意味着过去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可以做到了。我亲身感受着这些年来的日新月异,科技带给我们生活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着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抬升对自我的要求,我敬畏这个时代,并憧憬未来。
场景三:当张驰在巴音布鲁克的赛道上,看到对手的车因事故熊熊燃烧时,脑海里闪现出他做教员时对学员说的话,当然这也是这部戏的主旨所在,请允许我把这段话重复一遍:
“竞技体育,成绩是练出来的,冠军是撞出来的。作为一个拉力车手,冲出赛道没有任何缓冲区域,旁边可能是墙、是树、是水库、是悬崖,就看谁能在逼近极限的同时,犯更少的错误。你过的每一个弯,都没有机会再来一次;你犯的每一个错,都会断送整场比赛,甚至你的职业生涯。我们所爱的事业和别的运动不一样,你需要钱,需要一个好的技师团队,需要一台好车,需要你的专业和冷静,需要你在全世界最危险的地方,开着这台车全速推进!什么尊严?面子?荣誉?廉耻?你都顾不上!怎么战胜对手,那就是找到最晚的刹车点,找到轮胎的摩擦力极限,找到你自我能力的边界。然后,把你眼前的每一个弯都过好,这不是驾驶的技术,这是驾驶的艺术。巴音布鲁克,1462道弯,109公里,耍小聪明,赢得了一百米,赢不了一百公里。你问我绝招,绝招只有两个字——奉献,就是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
尽管张驰曾经是不幸的,从人生巅峰跌到谷底,饱尝人间冷暖心酸,但张驰更是幸运的,能够找到并坚持一生所爱,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没有人能侥幸获得成功,成功的人背后都是始终如一地默默坚持与奉献。
找到它,然后全力以赴!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