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临近,所有大大小小公司都在召集年会,近几天的朋友圈都不乏晒年饭晒红包的照片。
年会的必要形式是什么?
我们所见的,大部分都是大势张扬用演讲稿形式总结17年,领导致辞,然后张牙舞爪地用数据计划18年,再来一个热场子的唱歌、舞蹈,福利式地抽奖,最后合照。这是年会。
也就差不多吧,再怎么倒腾估计也不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变化,最近的你们可能不是在吃年饭开年会就是在准备年会节目当中。
像走过场一样,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犹如工厂里的流水线,毫无新意可言。(说句大实话:除了抽奖环节。虽然真的没新意可我依然爱)
往年的年饭,一个部门甚至几个部门混着坐,大家讨论的无非也就是家常,或是哪个菜合胃口一些,谁家的菜更好吃一些,遇上一些阿姨婶婶同桌的,那聊天的话题更是天马行空都没有办法编写出来。
恰巧在这样的当口,昨晚参与了一场有质量的主管年会。
--------------可爱的分割线---------------
都说看书不止是看书那么简单,你懂得了这个世界,才能懂得那本书,这是能力。而主管级别的年会也一样,也是需要能力才能参与的,当你有能力达到这样高度的时候。
无非也就是在饭桌上分析业绩柱形图,总结原因,然后定新目标,奔着新目标出发死拼,我是这样猜想的。
可我猜错了。
一桌热腾腾的肉菜,艳色的水果,除了视觉的满足和味觉的饱餐,加上一杯冰啤酒,更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总结开始了,不是总结冰冷的业绩,而是这一年来我们的变化。饭桌上的不一定是寒暄,一杯酒下肚,气氛上来了,心里话就出来。
2018初来乍到时,所以人都总结今天的自己和365天前的自己有什么不一样,有些欣慰有些遗憾,有鸡血也有鸡汤。
但一个团队的总结却是很震撼人心的,从年初至年中再到年尾,它是一个可视化的波浪形表格,跌宕起伏,有些心惊肉跳。在面对一线员工的频频离开时,这样的一群主管级后盾,自始至终都稳如泰山在自己的位置上,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帮助自己所能帮助的,尽管心头委屈,想要和别人一样撒手不管逃得远远的,但他们没有。工作量和应完成量不对等,也要硬着头皮做完,这样才对得住自己坐的椅子。
主管年饭会更有仪式感,就像玩真心话游戏一样走心,除了感谢的话还有抱歉的话。一个集体,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走的更快更远,感谢因为对方的帮助才有了更好的成绩,而工作中往往很多烦心的琐碎事,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不可避免有摩擦,对于部门下的同事做出的一些不合适行为感到抱歉。
感谢酒敬一次你们部门的人,致歉酒代我们部门的人。他们的视线是放在大模块上面的,不看一件事,而是整体看待一年中的所有事。除了肩膀上的任务之外,你还得为手下所有人的作为买单,好的,不够好的,都是。
在这个上有老板下有员工的位置上,他们都不容易,相互激励,也懂得相互珍惜。
--------------可爱的分割线---------------
除了总结,然后便是计划。计划意味着目标,目标的高度意味着难度高低。
计划从来都不是随随便便的一句话一张表,数据也不是随随便便给的。对行内竞争有野心,对未来一年的趋向有所了解和分析,对往年的月份分解,然后进行数字想加,在12个月份的总数上增加挑战性,最后得出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就是最后放在老板手上的你的任务。
在目标和任务确定的条件下,还需要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手段,才能准确无误地完成目标。
是的,没错,我说的是"手段"。除了执行力,更耗脑力。
工资多了一次购物就可以消费完的几百块。这样的一群人,愿意做事情的心态究竟从哪里来?
朋友Yoyo,是一家餐饮店的店长。到她店里去的那一天,她正忙忙碌碌地整理购入清单和支出账目,时不时来个员工问一些事应该怎么处理?信手拈来地给出处理方案后,又投入到那些琐碎的但是有说话权的事情中。
我问,你升职后这事儿多了那么多,老板给你多少人工你才答应下来的?她说"相差无几"。我猜过好几个答案,唯独没有猜过是这样的。
"那你为什么还要答应?"我没有问这句话,心里却有很清晰的答案。
可能这样一群人他们有家族遗传,可能他们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可能他们有很广的野心,可能他们不甘位于一线,可能他们享受引领别人的感觉。都有可能。
坐在一家之主的位置上,你会考虑柴米油盐酱醋茶; 坐在股东的位子上,你会考虑季度年度业绩; 坐在皇帝的位置上,你会考虑天下事。
一个人的位置会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主管级的年会,除了走心的仪式感,相互激励的言语,还有野心的报告和目标。这个会议没有那么望尘莫及,却也要很努力,持续性的努力。
谢谢你看了我的文,读了我的字。
Thanks for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