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2022-05-16

老父亲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说,父母的年龄一定要铭记于心,一方面要为父母的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也要为父母的年迈而担忧。

父亲出生于1945年,地地道道的农民,不苟言笑,对我们兄弟姊妹不怎么关心,只知道早出晚归挣钱养活我们。记得父亲身体不好,是冠心病、心律不齐、早搏、心动过缓。这些词我很小的时候就熟记于心,因为常常有人问起父亲,听他回答的多了,对这几个病名很熟悉,其实小时候根本不知道是啥意思。每年夏季天气热时,父亲就喘,呼吸困难,上不来气的样子,听到什么偏方都要试试,希望对病情有效,亲眼见过父亲喝鸡血,鸡脖子用锋利的刀子抹开一个口子,父亲自己一手高高地提溜着鸡腿,一手抓住流血的鸡脖子,直接把血喝进嘴里,咽下去。我当时大概有7、8岁,或者更小一些,还觉得非常恶心,想呕吐。我知道父亲是为了治疗自己的疾病才这样喝鸡血的,我心里也是默默祝愿父亲早点康复。我还常常看到父亲站在院子里练气功,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练太极。

父亲对我说的话太少了,只记得印象最深的两句话,一句是每当我受委屈哭哭啼啼时,他便拉着我的手说“有啥冤枉的事儿呢?难道比窦娥还冤吗?咋就不能让人牙齿挂挂?(”牙齿挂挂“,我老家方言,就是听不得一句难听话)";还有一句话是在我读高中时,当大多数同学都退学去打工挣钱时,父亲对我说,”你的个子这么小,出去干活不行啊。先去学校坐几年,长高些再出去打工吧。不要狠劲读书,别累得头疼。“我没有压力在学校学习,父亲不要我出成绩,挺开心。1987年我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考上了师范学院,毕业后成了一名吃皇粮的教师。

1997年7月1日,父亲五十周岁,我儿子一岁半,我们的香港回归的那一年,也是那一天,老父亲在手术室度过,在昏迷中迎回我们的大香港,他接受了食道癌手术,食管截掉一段,胃也切除了三分之一,昏迷了一天,他说,进手术室时香港没回归,出了手术室香港也回归了,太高兴了,这就是朴素的农民。

记得当时我非常辛苦,先生在医院工作,不能请假 ,他能帮我照看父亲,我要在家照顾年幼的儿子,也要去医院给父亲送吃的喝的,只一个月,把我累坏了。

父亲出院后回老家疗养。每每想起这事儿觉得对不起老爹,虚弱的父亲在乡下只能喝到玉米糁、吃到素面条,怎会正常康复?只怪自己当年不懂事,以至于父亲的身体在5年左右一直都很虚弱。每次回家看望他老人家,他都是在床上躺着,让他出去走走转转,他老是说没力气。当时,我觉得父亲是有心理问题。

现在想想,是我做女儿的太不懂事了。应该让父亲跟着我们一起吃住疗养好身体才送回老家。

后来听说蜂产品对冠心病有保养作用。我便每月给父亲买蜂蜜、花粉、蜂王浆,让父亲混合到一起吃,多年下来,竟真地起作用了,父亲的冠心病几乎好了,到了夏天也不喘了。

过了漫长的五年,父亲完全康复,出去干活了,是农活,并且身体越来越棒了。我猜测大概父亲听说过:癌症病人活不过五年。

他挺过了五年,便又活过来了。

如今,父亲已经77岁,身体硬朗,心情愉悦,在老家房前屋后栽种了花花草草,还有各种果树,我和先生带着儿子回家去看父母亲,常常带回很多土特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第一个没有父亲的父亲节 【深圳】 何 良 一 爸爸仙逝已经53天了,我还常常因为在某个时空突然间视听到有关“父...
    何良hlrdyl阅读 1,618评论 3 13
  • 同学偶尔在朋友圈晒她们一家出游的照片,好几次看我都看到她爸爸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妈妈。照片中她的父亲鹤发童颜,眼睛炯炯...
    絮语心说阅读 391评论 0 4
  • 当兵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军队大院长大的孩子大部分唯一的梦想就是当兵。我当时读...
    岁月故事阅读 2,364评论 16 32
  • 4月8日一大早,带着老父亲去医院看病。 在一位熟人的帮助下手续办的很顺利,什么都没有耽误住进去也到中午了。各项检查...
    与谁闲坐阅读 358评论 1 6
  • 外滩是魔都的象征,号称“浦江第一湾”。浦西一侧的风景由充满了欧陆情调的建筑群组成。入夜,华灯初上,哥特式、罗马式...
    锗铖阅读 728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