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最近,一个曾经被捧为 “布衣老总”的商界大佬,一个顶着 “高僧” 光环的佛门方丈,
先后把 “道德标杆” 演成了 “翻车现场”。
毕竟,在这个信息越来越透明的时代,任何虚假的人设和伪装都瞒不了多久。
对此,我的最大感受是:
一个人能“健康”地立足于这个世间,首先就得学会平视。
众生平等,人无完人,大家都是凡夫俗子,有缺点有优点才是一个真实的人。
依据客观逻辑去面对他人,才能理性地看待这个世界,做好自己的选择。
02
—
如果做不到平视会怎么样?
我举两个我自己身上的“反面案例”来说明。
我清晰地记得,当我刚从学校踏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职场新人时,
我也总是小心翼翼,诚惶诚恐,生怕犯什么错误。
而且,我会特别在意同事的看法和评价,生怕自己工作的生疏或者不专业,会引来别人的不满或者不配合。
现在想来,自己的疑神疑鬼,就是带着仰视和自卑的心态在看待他人和自己。
我也就发现不了:
同事们的言行与举动,其实有时候并不是一定针对我,我只是庸人自扰,
甚至他们还会刻意地帮助我,让我这个新人能够快速而又顺利地渡过新手期。
03
—
我的另外一个反面例子是:总觉得自己很“优秀”,放不下自己的面子,不愿意承认别人的优秀。
于是,当我认为自己有一个好的想法时,我就会把它塞给身边的人,根本不会考虑他们是否比我更有经验、更有心得。
当我遇到问题时,也总是第一时间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去获取外力,寻求别人的帮助。
更可怕的是,当我听到别人说了与我认知相反的观点,我还会举出一些所谓的“反例”来“挑战”这个观点,试图证明它其实并不怎么“正确”。
这不就像是戴了一副“高人一筹”的有色眼镜在俯视别人吗?
而且,我总是会下意识地据理力争,试图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才是错的。
但别人的立场是什么?经历是什么?是怎么推理的,为什么会这么想...所有这些,我都会无视,甚至忽略。
以这样“高人一筹”姿态,我既发现不了自己的短处,也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更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04
—
最后,总结一下:
立足于世间,我的美好期望是:
平视,既不仰视他人,也不俯视他人!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才会迸发巨大的精神力量。
但平视真的很难。
身处“低处”,你对他人的羡慕,总是期待别人的生活。
身处“高位“,你对他人的傲慢,总是期待别人的恭维。
打破这些,需要自信和勇气,更需要自知和格局。
愿你我都能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做自己,敬他人、不断磨炼。
人生的修行不就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