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131期“食”主题文活动。
去年游福州动物园,因为是个周末,看到许多小孩子由家长陪伴也来看小动物。说是小动物,像是大象、犀牛、黑熊之类的动物,怎么看都跟“小”不沾边,可是人们,尤其是小朋友,凡是动物都会冠以“小动物”称号。因为“小”,自然就生出怜悯和爱护之心,最常见的举动就是投食。
在熊馆,灰熊、棕熊、黑熊在游人脚下的玻璃地面下,熊们后腿坐地,前脚端着,仰着头看它们上面的人,不是出于好奇,也不是为了让游人看它们多么萌,只是在等一份投来的食物。
没看见有什么地方可以丢下东西?
我心里想着的时候,就看见一头棕熊的头上落下一根胡萝卜,那熊没有因为被砸到而恼怒,只是微微眯了下眼,便寻着声音找到食物,叼到一边慢条斯理地吃起来,一看便知是常常能吃到游人投喂的样子。我好容易才找到在熊馆和大象馆连接处有一个很小的缝隙,人们就是从那里释放自己的善心。
可是,熊一般是不容人侵犯的,它的脾气可不好,怎能容忍别人砸自己的头?
在猴馆,三面全部用铁丝网围起来,网格是0.5厘米的密度,几乎任何猴子们爱吃的食物都无法投喂进去。然而,在滇金丝猴馆的外缘有一处与一棵大树相连,那里有一道小朋友臂膀粗细的缝隙,香蕉可以丢进去,于是,金丝猴们轮番从那里得到一根香蕉或者一个小的桃子然后跳跃着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吃人们丢给它们的食物。
难道动物园里的动物有专人饲养,它们有各自的专属食谱 ,也有属于动物该有的进食方式,几乎每个展览馆上都有提示:禁止投食。
人们总有办法施展他们的善心。一个动物园管理者说。
“让野生动物野!”
这是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给游客的告示。
让野生动物去野!不要喂它,喂它,就是宠它,野生动物不是宠物,不该遭人喂食。
小松鼠、小花栗鼠,美丽的白天鹅、大黑熊、刺猬……都那么可爱,游客一念之仁,便不免去施食。
然而这种投喂施食却成了伤害。
“一旦喂食,你就把野生动物变成乞丐了。”
告示上还说。
原来,不仅是“嗟来之食”不可吃,就连“礼貌性的施食”也不可以接受;一旦接受惯了,就立刻变成乞丐。
我看到那么庞然大物的棕熊等到一棵胡萝卜,乖乖在角落嚼食,那时候我没被逗乐 ,相反,我心里不是滋味,感觉它们被戏弄,被蔑视,被当乞丐。
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告示牌上还写“它们会跟着汽车跑着乞食,弄不好,就给轧死。”
这说明令人触目惊心——那个会抛出食物的人类智慧机械之神,居然同时也是可以压死人的恶兽。
“‘跟踪器’显示,经过喂食的黑熊,在山林里走了一百六十公里,都不曾主动去觅食,因为它觉得食物反正自己就会送上门来。”
武侠小说里江湖英雄最悲惨的命运其实不是死亡,而是遭人挑了手筋脚筋,以致“废了一身武功”。
野生动物的“武功”就是“野”,一旦遭到人类好心喂食,就等于英雄豪杰遭人废了武功。一项简简单单自己找东西自己吃的生存法则居然也不会了。
“而且,人类有许多添加物的精致食物会使动物严重脱毛。”
这个说明,我在上海野生动物园也看到过。
原来“天地之漠漠无亲”才是大悲,人类的小德小惠,反是不仁。
那么灵动机敏的带着金色毛发的孙大圣同宗,被想逗弄它的人类投食,像乞丐一样得到一根香蕉,大圣知道后会不会鼻子气歪?
“我呢,我又曾被什么所豢养吗?有没有哪一种施食方式将我变成乞丐了?”
我战栗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