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那路,那人。

走过很多路,也读过很多路。书中最著名的路应是鲁迅先生笔下这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中的路。但走过的路中,最难忘的还是儿时的那路。

小时屋后有一片很大的树林,林中阡陌纵横。小道的起点往往是林旁住户的家,蜿蜒到与大道交接。路是泥路,泥泞时一步一个脚印。树是白杨,记忆像杨絮,不时纷飞,想起那林中父与子的对白。

“你为什么逃课?你想做什么?你知道错了吗?”那是逃课事发的现场,就在那树林的大道旁。

“我不想上学,我想玩,和胖子他们一起。”那时自己的反驳直接,了当,还有点义正,言辞。

“不同的人走不同的路,就像我们现在回家可以走树林里的斜路,但那是别人的路,你得走你自己的路,得走大道,直路。”从那以后,每天放学父亲都会在路口等我,带我走林旁的大道回家,也再没有走过林中的歪歪斜斜的小道。“斜”在父亲眼中是似乎是忌讳的存在,不仅仅只是在路上。我写字时,他要求横平竖直,他说:“字如其人,人得直,才能站得住。”父亲现在常遗憾地对我说:“当初老是让你好好读书写字,不知道躺着看书,在车厢看书会得近视,现在你拿下眼镜差不多就像瞎了一样。”我笑着说:“不戴眼镜,我也能走直。”

在人生路上,父亲让“不走斜路”深入我的内心。扎根在性格里,做事中,与人相处里。我也在书中,去求知不同的路,去追求属于自己的路。书中的路有很多,“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是书中鲁迅先生笔下的路,那一脚脚踩出来的路必然厚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中的路应当以勤勉之心去探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书中的路从来不短,选择了远方,当应风雨兼程。“人不能走斜路。”这条路不是书中的路,亦不是某位大家的醍醐之言,是父亲对孩子的谆谆训言。书中的路与父亲的路,相辅相成,让我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走地稳,走地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刚开始知道这句话的时候来自于一堂学校里无关紧要的课,他并不是主修课,也不是我很喜爱的老师。但是,他给我们讲了一...
    页yu阅读 3,101评论 0 0
  • 这两天对儿子的陪伴质量有所下降,但好习惯逐渐养成。比如吃饭不看电视、睡觉前刷牙、看书、这些都是我比较关注的,平常有...
    trb小美mm阅读 238评论 0 0
  • 今天赶着去了公司,现在真好原来要一小时才能到的公司,现在20分钟的路程就到了。匆匆到了公司,很热,就对同事说有没有...
    NutsVicky阅读 23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