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从葬礼开始

       今天,驱车三个多小时,受希子爹的嘱托,到他农村老家,参加他发小的妻子的葬礼。唢呐声声,凄惨悲鸣,送别年仅46岁的女性的生命。虽然,我们认识的人很少很少,认识我们的人也很少很少,但是,对于我们这个家,却是一份沉甸甸的对孩子的生命教育。希子爹因为今天很重要的会议不能参加,让我带着希子出席;虽然对于我们娘俩,难得的周末可以睡懒觉,可以看电影,可以泡书店,但是我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这是言传身教的示范,这是对生命的敬畏,这是对情谊的尊重!
        记得2014年4月,那年希子刚好10岁,她的两篇文章《生命  生命》和《致亲爱的鸡蛋宝宝》在网上发表后,引起了近20万人关注,后来上海新闻晨报采访了我。当时我就谈到了这个话题“生命教育,从葬礼开始”。希子很小的时候,凡是有亲人或朋友生病或者离别,爸爸妈妈都会带她去看望,去送别,并告诉她病人在疾病面前的努力,周围人们的关怀,培养她对生命的尊重,对情谊的珍惜,以及告诉她生离死别是一种常态……那天,上海新闻晨报以《十岁孩子对生命的感悟》为标题,整版报道了这个关于生命教育的话题,有希子文章的节选,有对希子妈妈采访的报道,图片文字,让我们首次在上海滩小小得意了一回,这是一段珍贵的回忆。
       今天一路颠簸到现场时,希子说:妈妈,我怎么一个人都不认识啊?我说:这个不重要,我们帮爸爸完成这份情谊就够了,死者的丈夫是爸爸的小学同学。希子爸爸的老家,我们每年也只来两次:清明节和春节。漫山的春色,喷香的野花,飘拂的清风,似乎都在低吟——一路走好!

       人生无常,生命可贵,健康无价,各自安好吧[玫瑰][玫瑰][玫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 宋希芮第一次遇见余寒生,是在一家叫“初见”的酒吧里,那时她15岁,刚升高一。她本来也不是什么好学生,所以在...
    祁斯阅读 7,618评论 2 0
  • 今天被王宝强离婚事件的信息刷屏了,大家都无比同情宝宝。 但是离婚是两个成年人的自由。我想说说他们离婚对孩子的影响。...
    凌0329阅读 1,3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