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好学生是好老师培养的,学生好的行为是好老师塑造的,老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通过因材施教成为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因此,有人断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生教不好是老师的责任等等。
但事实常常不止如此。大部分时候,恰恰是学生反向塑造了老师的行为,好老师恰恰是好学生培养出来的,不信?请看以下例子和分析——
学生的反应“塑造”了老师的行为
有个研究为了测试学生的反应对老师行为的影响,研究者让班里的一半同学参加了这个实验。首先大家要原定一个“目标行为”,例如老师应该“站在讲台右边讲课”,然后学生使用以下方法“训练”老师:每当老师转向右边,向右边的方向走一步的时候,学生就表示对老师讲课很感兴趣的样子,微笑着面对老师,积极地提出问题,身体前倾并注视着老师;如果老师向左转,或向左踱步,学生就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靠着椅子上,打哈欠或眯着眼。这位老师模模糊糊似乎有所察觉,但又好像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用不了多久,他讲课的大部分时间都站在讲台的右边。
实验中的“目标行为”有很多版本,如一个班级的学生居然“训练”另一位老师,站在窗边,一边玩弄百叶窗的拉绳一边讲课。这个实验看上去像个恶作剧,但很好地说明学生的反应能塑造老师の“目标行为”,而不局限在只有老师去影响学生。
进一步解释,其中当老师现在右边,学生使用的是正强化,即通过认真聆听所表现出来的关注和赞扬(强化物或奖赏),对老师站在右边的行为表示肯定,不断重复和强化这一“目标行为”;相对而言,当老师现在左边踱步时,学生使用的是负强化,通过不听讲不耐烦等行为给老师反馈——“我们不喜欢老师站着左边,我们希望老师站在右边,那样我们会更加认真听讲”。当老师发现,根据学生的反应,站在右边讲课确实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就不知不觉地被学生“塑造”了“站在右边讲课”这一目标行为。
好学生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我见过的这么多“好”学生,他们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或者说,不是老师能够教出来的,真正影响他的人是长期在身边的那几个人。
首先,老师的影响远远没有他的原生家庭那么多。通常一个班不止一个学生,若是持续每周一节课那样一个小时左右的,某个老师的影响力恐怕难以触及到学生性格里。课堂是有教学目标的,一节课里,老师广度上可以关注到每个学生,但深度上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被老师影响的,更何况很多学生长期形成的习惯也不是一时两刻可以改变。
老师除了课堂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外,更多是通过观察记录沟通评估反馈,与学生本人和原生家庭合作起来,通过长时间持续的强化某些好行为。如在学校认真听讲专心看书写作业等的学生,在家也要这么做才会有效果,同样,本来在家就养成好习惯的孩子,在学校也就是那么做,那可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更多是家庭的影响。
其次,“好”学生是系统和环境的产物。在培训机构里,我看到的许多“好”学生,无不经过不止一个老师的精心培养,通常第一个接触的老师就是父母或其他看护者。除了影响他的人很多之外,学习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通常“好”学生都出自“好”班级,这里的“好”简单来说就是学习气氛好/纪律好/师生配合好/互动好等等。
通常学习环境好的班级,老师都能迅速进入状态,及时关注本来就表现“较好”的学生们。而且同一个班一旦形成了行为共识,学生的自我认可和自我形象感都会带动他们由内而外地积极参与,我上过的很多班级都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是里面的大部分学生取得的“共识”让他们自发的维护自己的学习环境,但出现任何有破坏学习气氛的小伙伴的不良行为时,他们总能自觉地配合老师,提醒那位小伙伴说“老师说上课时要认真做好,不能跑来跑去”“老师,明明没有坐好,他不能参加我们的游戏”等等。
随着“好”学生给老师积极正面的反馈,课堂学习环境也慢慢形成,只有有人掉队,集体就有种力量拉他回来,而不仅仅是老师一个,随着学生学习热情的高涨,老师也随着高涨起来,同时也有更多精力专注在真正的教学和因材施教上面,至此正循环不断加强。我认为很多优秀的老师就是这么被塑造出来的。
是的,人是环境的产物,良好的学习环境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建立,建立的前提是共同的意识以及执行能力。首先共同意识这一点就很难,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原因专心听讲,长时间专注完成某些事情,愿意接受老师输出的理念等。就算大家都能统一认为“我们要建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我们要保证良好的秩序,认真聆听等”,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说到做到。
对于这两个条件都不满足的班级,老师要花很大的力气去弥补他们过去说缺少的“训练”。这个过程老师当然会起到一定作用,但绝大部分时间老师关注的点都是在原来就比较“好”的和“不良行为”比较多的学生之上,而真正“不良行为”比较严重者是需要家庭和环境配合花很大心力去转变过来,不是老师一个人就能做到,很多时候挫败感就容易出现。老师的影响比较大的学生恰恰是老师关注的比较少的中间者,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老师究竟有多少精力能够花在他们身上(通常老师的精力很多都被“行为管理”较多的学生占用了)?学校制度和家庭环境的帮助有多大?如何走出这个恶性循环?
不想被“反向塑造”就得离开舒适区
最后还想到了一个例子,在李笑来老师的《新生》一书里说到一位中国一流大学的英语专业八级的老师,在面试新东方老师时,口语一流,但不知为什么,在教SAT(美国高考)时总是被学生投诉,说他很多地方不懂装懂。后来发现,他每节课都没有备课,深入了解到,是因为毕业后的三年来他兼职了某英语辅导机构的中小学英语,对他一个英语专业的人来说,不备课足以应付中小学的考试辅导,而且他只是把他当作兼职,也就慢慢养成了不备课的习惯,这个习惯三年多一时难以改变,最后的结构是他离开了新东方,继续回到那家中小学辅导机构里兼职。
这点再次说明了一个概念——反向塑造,即我们的行为会被环境或身边人塑造。很多时候,老师不经意就会被所教导的学生“塑造”。以上这位老师教中小学英语对他来说就算没有备课都卓卓有余,当他继续每天重复这样没有挑战性的课堂,他自己的能力就随着这个低标准低要求下降了,走进来越越窄的舒适区里面。
对于这样反向塑造的行为,我们需要随时保持警惕,如果你的能力已经高于这个标准,做的事情没有挑战性,就不要局限在眼前的舒适区活动,就要想办法找到让自己能力提升的目标——能通过一定行动短期够的着的目标,如帮助学生大幅度提升成绩,帮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考试提升自己某个专业能力,分享给更多的人,做一些能运用自己特长的项目,深入研究某个领域等等,让自己找到成长的下一个方向~
这个话题还可以继续延伸,下一个问题,对于需要进行很多“行为管理”的班级,老师如何帮学生走出恶性循环?
(暂时想到的例子是美国的KIPP学校)
2016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