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遇见他的第一眼,是很久前看过的一组照片,白雪散落的山丘上布满密密麻麻的红色小房子,摄影者经过艰辛跋涉惊见圣地,他的震撼通过镜头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才知道,有一个叫做色达的地方,那是一方远离尘世的净土,那是一个充满信仰的国度。我以为,色达对我只是一次偶遇,只是一个遥遥难及的梦而已。
或许是因为那句话:假如你说过要来色达,那么就一定要来。
或许是:佛家之地,不妄言。
或许是:为寻求一个答案。
所以,我转山转水,来了。似曾相识的红房子,与照片上的一模一样,喇嘛和觉姆居住的小红屋密密麻麻、层层叠叠、整整齐齐,把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山坡、山梁装填的满满当当。独木不成林,百花方为春。一间间简陋的红房子汇集起来便是传奇。4000米的高海拔已令我呼吸困难,在这一片红色海洋里我快要窒息。
是什么力量,让这样一个人烟稀少、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雪域高原,感召上万人纷至沓来、投师学法,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在辩经的喇嘛里,来自五湖四海,形形色色,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来因,唯一相同的就是驻着一颗佛心。
喇荣宾馆没房,只得先订下9人间男女混居的地下室。一青海小伙与其母已入住,他把藏香点上,正泡着脚,宛如主人热心地同我们交谈。8月份他来过,住在朋友的红房子里,这次带着父母来。他用不太清晰的普通话告诉我们哪里吃饭干净,哪里可梳洗,质朴的笑容给这间阴暗的房间带来光明,打消我对与陌生人共居的恐惧感。只是条件真差,大家都在迟疑。
在路上遇见摘草喂兔子的小觉姆,十八岁模样,天真烂漫,两个小梨窝可爱的如同邻家女,听见我们正打听住宿,她与其师傅帮忙联系,叫我们不要着急,一定会有办法的。随后热心地邀请我们去她们家喝一杯热糖水以解高反。同他、她们的热心和真诚比,我感到羞愧,更为到色达的初心感到羞愧。幸好,大家都不再问房了。
女师傅住二楼,厨房过道里房共20平米。房间供着师祖和师傅像,几本经书,一张小桌,一床毯子,泡沫堑板,席地而卧。师傅四十开外,清瘦戴一眼镜,喝着暖暖的淡淡的白糖开,听她的故事:广西人,曾在中国铝业工作,家境良好,几年前带儿子来此旅游,儿子执意留下出家。她回去后决定随儿出家,两年后老公随同出家。一家人在此不同居。问:见儿子如何?答仍叫妈;问:见老公如何?沉思片刻答:已放下。
夜幕降临,从女师傅家出来,心里沉沉的,空空的。这样一种心境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能理解的。我相信作为女人她不一定完全放下,我也相信作为出家人她确已放下。
一切皆是命,一切皆由缘。
色达,你是一个谜。
遇见怀化老乡,刚巧他订多了房,在女众综合楼,6人间40元/人,条件比地下室好很多,我们决定住下。这是佛学院的招待所,办理手续的觉姆不紧不慢,把前一客户舒舒服服地打发完毕后再办理下一位(期间虚i寒问暖倒茶送药),这是色达的节奏。昨夜一夜未眠,今朝高反依旧,待办理好手续后我和衣倒下,迷糊中听见女客们声音:2个月了.....佛珠....师傅......
天麻麻亮,伙伴们还在睡觉,决定独自一人上山看日出。一个人的清晨别有意味。路上行人较少,一老妇在路边小便,不知者还以为她在看风景。早听说长袍的功能,今日得见名不虚传。这里的人没有地标概念,昨天问餐馆,一个指东一个指西,转得头晕;今天问路,结果走进了死胡同。高原山路难行,每走几步便要歇歇,幸好昨晚休息得好。
半坡有一观景处,爬上山顶恐体力不支,便不再前行。观景的人来了走,走了来,有几个摄影的架着三角架拭目以待。我坐在石头上静静地等待,喝着昨夜的凉茶,等一缕暖阳,来温暖那苍凉的心。我不能确定要等多久,也不知道,佛光会以何种方式到来,但我确信,在时间无垠的旷野里,一定会来.......
“来了,来了”,旁边的人在惊呼。密布的层云似乎被一箭刺中,一团白光在伤口部位逐渐渗透渗透,仿佛破茧成蝶的蛹,突然冲破层云,宛如瀑布一般倾泄下来,洒在佛学院的至高点坛城上。世界静得出奇,只有相机咔嚓咔嚓声。几钞钟又象过了几小时,耳边传来“幸福、幸福”的感叹声。他们得手了,而我,关键时刻,快门竟然按不下来,我的眼,我的心一片漆黑.........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一首诗:《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想起我最爱的诗《莲的心事》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学院背后幽深的山谷,据说学员们要在这里背水。每人每月400元生活费,一日两餐素,一年两身衣。行在色达,你会发现,在自己城市里的那点悲欢,完全没有了意义;你会发现,自己不过是尘世的一粒沙,那点痛不能称其为痛,那些事情不足挂齿。
色达,很多东西皆多余;人生,何尝不是。
这里就是坛城,人们转经的地方。我随着人潮,虔诚地摇动着每一个经筒,在心里用自己的方式一遍一遍地说与佛听.......
在转经队伍的匆匆人流中,在祈祷吟诵的声浪里,在经筒一圈一圈的旋转中,我开始迷离.......
听佛经,脱鞋,盘腿,低眉,诺大的礼堂,鸦雀无声,师傅缓缓道来。可惜我听不太懂,索然无味。倒是课间的齐声呤唱,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看天葬,门口石碑上的文字有些深意。人多,远观,久等中传来绵绵的梵音,低沉的男声声浪,听得人入痴入醉,不由地合着吟唱........
色达,就这样匆匆地打扰了。
来时,千里迢迢,万般期待。
离开,了无牵挂,各自安好。
关于色达的那些人、那些事,依然不会懂、不会明白。走近色达,却又走不进色达。
关于色达,只能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品读感悟。
关于生活,只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体味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