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
星河鹭起 画图难足。
这是我第一次做十年计划,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我的第一性原理是反脆弱,我更相信未来的变化和不确定性会如同向树枝分叉那样越来越快、越来越密,所以通常都是每个季度制定一次,每个月复盘迭代一次。另一方面原因在于,我一直都好奇,很多做五年计划或者十年计划的公司,怎么保证这个目标在五年或者十年后还是一个有效目标,而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所以这次既然明确了这个目标,就把flag和我自己的标准明确出来,就好像日更这件事一样,也可以每个月把读的书公开出来。
1、这是一个线性目标还是一个非线性目标
如果10年要读完1000本书?
用最简单的数学逻辑来思考的话,1年就是100本,平均下来1周需要读完2本。之前的几年,最多一次,一年也就看完了60多本书,整体来看这个目标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不过这个目标真的可以通过线性拆解的方式来完成么,之前我思考过一个问题,如何在3年内赚到1000w,发现存在的不确定性太大,线性拆解也好指数拆解也好,到不能很好的将目标拆解下去。所以这次这个读书的目标也是一样的问题,目前我是按照简单的线性方式来拆,后续再观察是否需要调整。
2、读什么样的书算读
目标拆完了,什么样的书才算读呢,这个问题的答案的回到设定这个目标的原因层来考虑,十年读一千本书是为了什么?
首先,设立这个目标是为了获得远超所有竞争对手的成长速度,也就是说,需要我在每个方面都能很快达到杰出的标准。其次,是为了完善我的知识架构体系,搭建一个可以反脆弱的知识系统(我们之前有提到,系统接纳偶然但系统不依赖偶然)。
所以在这两点的基础上,很多畅销书不是我的目标,需要被时间或者很多人验证过得头部书籍才是我的目标,而大部分网络小说,很多工具类的书都不在这次射程范围内,但无用之学是很重要的一类书目。
3、读到什么程度算读完了这本书
要知道我是个有完美主义强迫症的人,所以我之前读书的时候一定是从头看到尾,即使知道了要带着问题读也做不到。但同时随着经验的增长,也发现有的书反反复复一直在看,常看常新。一本书到底读到什么程度算读完?
这里我还是秉持着我目前的观点,首先,如果这本书这次看能有一个点让我有触动、有感悟、有收获那就够了,就好像一开始买【反脆弱】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就是冲着副标题的那句话。其次,我还是会从头看到尾,无目的性阅读,更多的期待有各种惊喜。最后,我会尽量避免已经看多的书重复占用每周的目标,但如果有完全不同的体悟,我还是会将其在此列入在读名单。
最后,flag已经立了,现在是5月底,我会将初始时间追回到4月30号,也就是说目前还需要补下课追时间进度,也望诸君共勉。
写在最后:
我相信社会越来越趋从于认知,也希望有一天能发现我现在认知到的一切都是错的,不希望你全盘接纳我的观点,但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挑战日更100天:28/100
PS: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笑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