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一天,在一个自媒体互推分享群里,看见涛之分享的一篇文章,点开看了以后,觉得很清新,有点意思,便关注了公众号和作者。
作者是个姑娘,后来成为朋友以后,发现彼此投缘,很聊得来。她的公众号文章不太多,吸引我的是她的原创插图,各种衣着不同,神态各异的女子,配以亦舒或者张爱玲的语录,有几分应景,也有几分拙朴。
看得出来,姑娘坚持每天这样画画已经有段时间了。画笔下的女子,无论是长发齐腰的淑女范儿,还是时尚酷炫的辣妹,都有种昂扬的气场。我喜欢这样的状态,这样的气息,喜欢这样的剔透玲珑心,让我觉得在紧张疲累的职场奋斗和下班时间后,除了叹气抱怨发牢骚和一地鸡毛以外,还有另一种可能。
心里一团锦绣的人,无论如何是不应该恣意长草的。看到她的画作后,这是回荡在我心里最强烈的一句话。
没有时间,没有心情,没有状态,这些都是理由,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却又都不是理由。我知道的很多人,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业余时间做自媒体,下班时间写公众号,一天一天积累粉丝,积累文章,也积累了经验和隐性的资源,有的人已经靠自媒体可以养活自己,而且生活得很好,有些人已经出书或者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动参与者后,分到了不错的一杯羹。
汗颜之余,想到自己曾经也是个画画的人,写的文章也是发表过的,而之所以还停留在过去的程度止步不前,是由于内心的恐惧和不自信,怕做不好,怕失败,怕出丑。
后来,通过看书和跟别人的交流,发现我的这种心理问题也是大多数人的问题。我一直敏感而纠结于自己的困境,自惭形秽,没有勇气和行动去突破和克服困难。
而能继续做下去的人,也会动摇和不自信,有些人甚至还有些明显的缺陷,但是他们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意志力,不会放大和逃避困难,总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持续行动。
想明白这些道理以后,我释然了。我找到了自己的症结所在,心里又重复地问了自己几次,要不要改变自己?回答是:要!当然要!
于是,有了我参加十点读书会#一百天改变自己训练营#的读书打卡和写书评、读后感的百日自我训练。百日坚持完成后,我又参加了每月付费一次的写作群和画画群,而且没有请假和作业没完成的情况。在简书上开通帐号写作以后,两个月的时间写了六万多字,写了一些心情和随笔,也有一些灵感突然而至,即兴写的故事,尝试着在写三部小说,虽然目前都还没有写完。
开始动笔输出了以后,我从一开始的犯难发愁,忐忑担心,到现在每天一篇最少千字以上的文章,一气呵成,而且这些都是我在下班以后的时间和早晨早起两个小时完成的,没有影响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我写的小说和故事居多,基本都通过了《连载》和各种主题的小说,四月的最后一篇文章还通过了《首页》的投稿和编辑的推荐,取得了更多读者的关注、喜欢和留言。
回想自己这段时间的改变,用“蜕变”来形容也是极为恰当的,最明显的是我现在敢于尝试新的、未知的事情,不怵,不紧张了。
这些微小的、润物细无声的变化,是怎样一点一点发生的呢?
1.准没准备好,先开始了再说
“准备好了再做”,是所有人的一种完美主义情结,这个没有固定标准,每个人的心理预期也不一样,而且随着时间和情绪的变化,也随时有变化的可能。所以,“准备好了再做”,理论上完美,落实起来会发现,永远都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导致无限期的拖延,尤其对于完美主义+强迫症来说。
所以,既然不知道怎样才算是准备好了,给自己一个期限,然后立即行动起来。行动了,问题才会具体、清晰地呈现出来,这个时候解决具体的问题就可以了,不至于被自己假想的各种困难先吓趴下了。
所以,先开始了再说,先行动起来。
2.确定目标,把大的目标分解成小的目标
目标过大的压力,也同样让人止步不前。最聪明的办法是让自己从小处着手,把大的目标分解成小的目标,每天去体会完成目标的成就感,不断复制这种体验。
比如写作群,每天只要求交五百字的作业,不拘泥写作内容和写作形式,但是也不能提前完成或者推迟交作业。只要这些做到了,作业就算完成了。
所以,这样的写作训练,是非常自由的,可以是日记,可以是随笔,也可以是问答体,总之什么文字都可以,而且以目标完成为管理对象,不对内容和文笔好坏进行各种评判。你只需要写,每天完成,就OK了。
很多人无法开始的原因是害怕写不好。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开始写就写得十分好,很多写得好的都是一天天积累,量变引发的质变。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作家,但起码天天坚持写作,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一定能得到锻炼和提升,而只有行动了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所以,把大的目标分解成小的,坚持做下去。
3.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渡过了不知道怎样开始,和如何完成每天的训练目标的初始阶段以后,每天动笔已经不是问题了。
习惯性动笔写东西了以后,我已经可以每天写千字以上了,而且这个阶段觉得似乎写得轻松了。随之而来的,是我突然自己对自己有了要求和比较,群里藏龙卧虎,我似乎也应该接近某个标准。
这时候,问题来了。我又陷入了过去的困境里,工作和写作的双重压力扰得我成天焦虑不安,竟然出现了好几次的大脑空白,精神难以集中,有时候呆坐一两个小时也无法形成思路。
我不忍心丢掉好不容易养成的习惯,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写,于是我从记忆里找到一些碎片,把这些碎片裱一裱,糊一糊,就是很不错的故事。我反感鸡汤和说教,喜欢听故事,也愿意分享故事,这就是我写小说的灵感和源动力。
所以,我的小说有多少篇幅,我就有多少焦虑的时候。写小说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就如同在放电影,我就是那个默默的观察者和冷静的叙述者。写小说能让我的心慢慢静下来,我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起初,我通过写小说缓解和释放压力,获得内心平静和轻松的感觉,而写小说的过程让我轻松地完成作业,思维和语言表达也渐渐顺畅起来。
不管怎么说,总有适合自己的方式,一定要完成,哪怕并不完美。
4.珍惜每一种情绪,它是上天赐予你的独一无二的礼物
我不得不承认,我的敏感和细腻,有时候让我往往能体察别人的情绪,从而能从对方的感受出发。而有时候,又会因为别人的一些语言或者行为,让自己很有挫折感和受伤的感觉。
真的,有时候一些无心冒犯的言行,虽然理智上已经充分分析过了,但是情绪没能同步化解,还是很压抑很痛苦的感觉。
于是,这个时候我会诉诸于笔端,喷薄而出的感受借助文字,如顺流而下的江水汩汩流淌出来,这个状态写东西又体验到了一气呵成的快感。
这样的体验多了,让我意识到要抓住情绪的制高点,这是珍贵的灵感来源之一啊!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多一点经历和挫折,一定会有平淡生活中没有的领悟和感受,所以,要珍惜任何一种经历和情绪,这是写作者的财富。
5.真正的热爱和喜欢,才是经久入心的
我在简书写作一个月的时候,有编辑跟我约稿谈合作的事宜,于是我看到了各种条条框框,然后各种隐形的压力和焦虑就又找上门来了。
我刚从自由、无拘束的写作状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体会到了写作的快乐。当然我也希望自己日后的进步和成果,但是五花大绑的方式让我从内心里抗拒和排斥,不快乐的写作让我失去了写作的动力和激情。
了解了自己的局限性,也更坚定了自己写作的初衷,只要快乐地一直写下去就好啊!如果有成果,(而且我也一直会让自己一直向好的地方去),那是写作本身带来的副产品,如果没有所谓的名利,有个陪伴终身的爱好也是非常不错的!
所以,能写已经是福气。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放下一切干扰,开始提笔,开始酝酿和发酵,让自己的思绪随着文字汩汩流淌出来,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每天都这样幸福着,坚持就不再是仪式感,而也是满满当当的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