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开学,今天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大会,在会上校长讲到要提高服务意识。下午的单位例会,单位负责人也提出要提高服务意识,多站在对方思考问题,尽可能为对方办事提供便利。
之前去政府机关办事,办事大厅有很多标语都写着“最多跑一次”,在办事的时候也明显感受到政府工作人员的高效务实。不用再像以前去依次去各个政府单位,现在更多的是办事大厅各个单位联合办公,在办事大厅就可以把事情办完。
前段时间在省会城市看房,找了一个中介,帮忙联系房源,非常高效,服务态度也好,极大节省了我的时间和精力,负责接待我的中介人员经常说,“我们其实卖的就是服务”。
这一桩桩一件件联系起来,让我对“服务”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最开始理解服务是从服务员开始的,总认为服务就是伺候别人,做的工作也非常的低端。但随着阅历的加深,才知道各行各业其实都非常看重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不仅仅是服务员,教师、医生、政府工作人员等等相对较高层次的人士都在讲求提高服务能力和意识。
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服务就体现在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更科学更易于接受的指导;医生的服务对象是病人,服务就体现在体谅病人的疾苦、经济条件和生活习惯,为病人提供有疗效,并且可负担的诊疗服务;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对象就是办事的群众,服务就体现在让群众少跑冤枉路,尽可能为群众提供便利。
服务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多为对方着想,为对方提供便利,而不是当甩手掌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