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学会独处,更要学会群居。
自传说中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以来,“人”似乎就开始以“人们”“人类”的形式存在着,而我们的祖先猿人也是过着群居的生活,一起打猎,一起摘果,一起生活,现代的我们不知从何时开始似乎特别崇尚独处,曾几何时,我似乎也一直觉得独处更加自在,一个人窝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随心所欲,好不快活。俗话说: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曾经的我甚至拿这句“箴言”当座右铭,以享受孤单为傲,以崇尚独处为荣,可是渐渐的,我发现,孤单与独处并不能划等号,独处也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重要,人可以独处,但不能一味追求独处,作为社会人,要能够独处,更要学会群居,在我看来,独处容易,群居却难。
纵观周围,独处的人大多安静,沉稳,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不太能刺激到自己那不太敏感的神经,对于世界,他们像“圣人”,像“修士”,永远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不论内心多么波澜起伏却很难从他们的脸上捕捉到蛛丝马迹,永远一副冷冷的恬淡的感觉,曾经的我感觉“哇,他们好酷哇”,于是自己也开始模仿,隐藏情绪,惜字如金,甚至不再轻易表露心迹,终于把自己变成了个无缝的鸡蛋,油盐不进,甚至有点沾沾自喜,看,一个人待在自己的小世界不也蛮好的,不被打扰,不惹麻烦,静静地看岁月静好,看世界在喧闹,太吵,还是一个人一个世界的好。可是踏出校园初涉职场,面对种种不适应,种种委屈,迷茫,不适应,各种压力脆弱一起涌来而又无处诉说时才突然发现,这世界,我一个人承受不来,压抑了许久,硬扛了许久,终于还是拨通了久未联系的电话号码,拉拉家常,聊聊近况,诉诉不满与委屈,仿佛一切开朗了,上一刻快要压蹩的心突然间被释放了,一下子舒展开来,整个人也似乎明媚了,之后又联系了三五好友吐吐槽逗逗乐发现人一下子豁达了好多,两小时前还感觉是绝境突然柳暗花明了。此时的我才突然发现,原来并不是有人生来爱独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来生活中那些琐碎与无力,那些独处者也并非百分百的独处,只是暂时的与世界断了联络。
一个人,独处久了会上瘾,封闭久了就懒得走出来了,独处只需要讨好自己,而群居则需要时不时的放下自己去配合他人,害怕主权丧失的我们因为对自己的不自信所以选择独处着,于是便继续孤独着,忍受着,压抑着,享受着,一切一切的喜怒哀乐都一个人消化着。可是,社会人,为何不尝试着扮演好社会人的角色全情投入到社会大家庭中去呢?独处久了,仿佛来自人群中一丁点的热闹都觉得特别刺耳,想要逃,可是,曾经的某刻,你又何尝不是特别享受这种热闹呢?为何不尝试着重新回到人群中去,敞开心扉去接受这种热闹,接受种种不完美不如意,接受种种摩擦与尴尬,适应它解决它,找到与之和平共处的方法,做一个能够游刃有余自由的在孤独与群居中切换的社会人,既要讨好自己,也能与世界握手言和,既能享受夜的静谧,也能享受人世间的温暖与感动,看透人性本质的善与恶,然后拿出一颗坚定而又勇敢的心披荆斩棘,收获自己想要的收获!
让我们都能够与孤单为伍,与热闹同行,在动静之间自由切换,释放本心,做一个潇洒敞亮的社会人,不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