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频繁地意识到自己这两年接触各种学习信息多了后,整个人的状态不好,身体也逐渐有了各种不适。当一个人没有足够的能量去接收筛选外界的信息时,人内在是混乱的;这也是焦虑的主要来源。
当我在不断去学习,外求时,冥冥中心里是有个声音告诉自己,我想要追求的东西还没找到,想要追求的状态不是现在这样。在这个过程中我想提到一个线上的朋友晴妈。
16年,线上结识晴妈,她当时办了一个晴妈慢生活圈微信群。主要分享一些中医育儿理念,静心、慢生活之类的文章。晴妈以前在阿里上班,做的挺不错。有了孩子后,在家做淘宝店。她说自己有一个阶段疯狂地学习各种东西,在孩子2个月就做淘宝,后来累的快要晕倒。我不太记得她是因为什么机缘改变了忙乱的生活模式,认识她时,她已经是内心非常从容的状态了。
这两年里我们一直都有交流,我也常向她请教一些问题。
前几天说起自己现在的状态时,她告诉我——任何经历,都需要自己去体验;只要记住一点,保持觉知。
静静地陪伴自己去折腾,接纳那个外求的自己。
你要去经历,要去走,要去折腾。不要害怕。
我们生而为人,上天安排这样的环境(也可能是我们自己在天上选择的这生的功课和经历)。就要在这过程中,去找到自己,去经历,去慢慢看到那个原本的自己。
只要勇敢地走出去,只要你想要的,方向对的,上天,都会帮助你实现。
当读到那句“静静地陪伴自己去折腾,接纳那个外求的自己”时,坐在电脑桌前的我眼睛忽然湿了。好似你面前的这个人懂你,给了你一个温暖的拥抱。
认识自己,成为自己说起来好似一个很宏大的话题,但回到一个个体身上,却是体现在一餐一饭、一事一物上的细节里。
在北京的那五年时间里,虽然青涩,胆小,但有着自己的坚持。那时的自己开始向外学习,探索着自己的风格;上学吃饭时坚持素食;发了工资第一时间去买喜欢的书……那是自由无畏的几年。
渐渐长大,懂得更多世事,棱角渐平。知道人活着的不易,小时候的无忧无虑只不过是因为有人替你撑伞。
开始讨厌那么多年贴在身上的标签人设,但发泄完讨厌的情绪;无非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已。平静下来仍要面对最真实的自己:你想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想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这些年,你过得开心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模糊得让人沮丧。
以前我常跟自己说:万事经历才会懂得。在我忙着向外看时,有好一段是忘了这句话的。可现在回过头,你还是要说,人生的路哪一段都跳不过,该吃的苦怎么都少不了,终归还是要经历过才会成长。
当自身出现问题时,我该停下来,慢下来,看看当初为何而出发…
人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地成为自己。
币圈金马奖30天日更写作营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