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舆论,都太轻易被诱导了。
8月25日,四川德阳一位儿科女医生因不堪舆论压力,在车内服药自杀,抢救无效离开了这个世界。
简单说一下经过吧:
8月20日,泳池内两个男孩触摸女医生臀部,并朝着她做出了吐口水等一系列侮辱性动作。女医生丈夫将其中一个男孩(13岁)摁入水中并扇了一巴掌。
随后,男孩家长叫人袭击了儿科女医生。双方报警后,在派出所里女医生的丈夫向道歉并录下口供。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第二天,男孩家长利用舆论导向继续攻击女医生及其丈夫,同时,纠集人员在女医生和她丈夫的单位闹事,希望单位开除他们。
两天后,网络上的大媒体在没有确认事情起因经过,就开始发出视频,成功被男孩家长当做了手中的利剑,狠狠刺向了女医生和她的丈夫。
女医生的丈夫动手教训小孩,可能在方式上确实有些激进,可作为一个女人的丈夫,我认为他的错根本就没有那么严重。
要知道,那个13岁的男生,他的所作所为是可以构成性骚扰的。
但现在的某些媒体,比起报道真相,好像更看重流量。
他们在意的是什么标题什么内容,能够引来巨大的关注度。
几个具有一定粉丝数量的微博大号,在没有确认事情的起因经过下,就发布了视频,并且配上了一些导向性的文字,将焦点放在了女医生和她的丈夫身上。
从澎湃视频发布的消息来看,作为一个能够产生一定影响力的媒体,用“疑似”、“水务局”这样的字眼,本来就带着一定的导向性。
于是,一帮自以为自己是绿林好汉的人,开始了自己的“行侠仗义”。
网络的发展,让现在很多事情都变得便利,同时消息的流通变得更加容易。
但在消息流的今天,网络却同样被当做一种致命武器。
网络暴力伤害之大,是在于杀人无形。
它所造成的伤害看不见伤口,却足够致命。
偏偏,这样的武器,根本不需要代价就可以获得。
这些攻击者们,在生活中可以是任何一个阶级、任何一个身份的普通人。一旦舆论爆发,他们出其的团结,选择站在人多的一方,依仗政治正确的优势,冲着当事人狠狠捅上一刀。
他们越来越聪明,攻击的方式像细沙一样柔软,又像海啸一般不可阻挡。
他们不会直接用粗鲁的言语,去问候当事人或是当事人的家人,反而是用各式各样的嘲讽和质疑,去引起当事人的不适。
因为群体数量的巨大,他们企图让还没有选择站队的人,站到他们这一边,一同对当事人施以暴行,仿佛这样,才能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感。
不在乎真相,只在乎能够满足自我内心所谓的“正义感”。
姜文导演 的《让子弹飞》有一个情节:
小六被诬陷说吃粉不给钱,小六极力解释,可敌不过诬陷的人煽动周遭的舆论来讨伐他。
面对被收买的老板,以及被收买的人心,小六为了证明自己清白,也为了保护张麻子的名声,选择当场剖开胃倒出来让诬陷他的人说看看是几碗粉。
事后,诬陷的人却说:我没想让你死啊,这样的结局不是我要的啊。
一旦网络暴力造成伤害,那些拿着刀子的施暴者一哄而散,迅速隐匿在了生活里,装成了温文尔雅的普通人。
当有人问起,这些人又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说,“我只不过骂了一句而已,和我有什么关系。”
女医生的清白终于得到了证实,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一场网络暴力的狂欢,彻底摧毁了一个尽职尽责的儿科女医生,摧毁了一个原本美好和谐的家庭。
违背良心的媒体、刻意利用舆论的男孩一家、实施网络暴力的普通人,每一个人的手上,都已经沾上了血。
在舆论反转后,挑起暴行的男孩一家彻底受到了舆论的反噬。当得知实锤真相后,这些攻击者们又迅速调转刀口,朝着他们曾以为对的那一方,毫不留情地捅了过去。
看,又是一场暴行。
法律制裁凶手,舆论制裁人性,太多人觉得自己可以是人性执法者的一员。
他们自以为人多的一方即是正义,却没有意识到:
真相,才是最大的正义。
女医生再也醒不过来,她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网络暴力就像一个无形的吃人机器,它仍运行着,寻找下一个猎物。
你说,下一成为牺牲品的是谁。
是我,是他,还是你?
公众号:微醺小二(ID:Wxxe2017)
关注后回复“撩人”,送你撩的套路
简介:用文字调出一杯See you tomorrow,陪你熬过生活中不太好的时刻。如果你愿意诉说,我就是你最忠实的倾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