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做的重大决策通常只有几个。
其他的更多时候只是按部就班,日拱一足、脚踏实地的执行。
企业里也是如此,真正重要的决策不应多。
一个经常需要做决策的组织,通常意味着其管理和效率低下。
有效的管理者做少量真正重要的决策。
他们区分出什么是例行的问题,什么是策略性的。
德鲁克:决策的五个要素
“1. 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就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来解决。
2. 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即问题的‘边界条件’。
3. 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必须满足的条件,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
4. 决策方案同时兼顾执行措施。
5. 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
面前摆着一个问题时,不应马上着手处理,而是应辨别其为经常性的,还是真正偶发性的。如果为经常性的,用现有原则去处理;亦或者是新出现的,但接下来会经常出现的问题,则建立新的原则来应对。
在排除了不是曾出现的经常性的问题之后,在排除了以后不会经常发生,无需建立新原则的时候,才会真正逐一处理。
换言之,看问题不在表象,而是看透本质,用根本解来消除现象。用建立原则的方式处理同类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再好的决策必须简单易行,落实到具体的步骤,落实到具体的人。
执行的过程中应及时反馈,依据真实反馈的信息来修正或调整决策。
人生无需常立志,同样有效的管理者不需要经常做“重要决策”。
企业组织发展体悟之20:
婉清@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