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完成一篇论文绝对不是胜利的信号,而是大考的开始。投稿完成以后,提交的论文将会接受领域专家的科学评估。当你收到审稿意见时,首先要恭喜你!你的文章已经通过了编辑的评估、第一轮的外审以及编辑部的定稿会。那么收到返修意见后,我们应该如何有效的回复呢?
原则有三:
礼貌,尊敬
准确,快速
-
清晰,严谨
一、礼貌,尊敬
一些常见的关于审稿人和编辑的吐槽:
审稿意见不够专业,明显感觉到不是很了解这一领域;
审稿人的意见很应付,把论文中的limitations直接复制了出来,根本无法修改;
-
审稿人的刁难,总是在研究的设计上做文章,修改十分棘手。
...
当然也会有一些很宽容,很nice的审稿人。我们需要知道:
- 审稿人也很忙,他们可能没有时间把自己的认识写的很清晰;
- 他们大多免费的担任审稿的工作,相当于免费的付出;
- 审稿人有自己的喜好,所以意见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无论返修意见如何,我们的回答首先是要尊重审稿人和编辑的。针对每个审稿人我们都要表示感谢,在回复每一条意见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单独对其意见表示感谢,说明其意见对研究的意义。如果审稿人的言辞十分的强烈,我们可以先给自己一些时间不要急于修改稿件。待我们的种种情绪消散以后,平静的去回答每一个问题。
因此,审稿人是非常忙碌的专家,他们贡献自己的时间和智慧,为文章提供修改建议,以确保最高水平的文章得以发表。审稿人也会犯错,也不是对所有领域都很熟悉。因此作者应对审稿意见时,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心怀感激,并最重要的是不要认为审稿人是在进行人身攻击。
二、准确,快速
应该注意的是,准确是先于快速的。收到稿件后,要沉住气,将意见细细研究后,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进行逐条的回复,解决好提出的问题后,我们还需要举一反三尽可能的以审稿人提出的标准去审视整个研究和文章,是不是还需要补充一些东西。这种举一反三的行为往往能够给我们的文章加分增色。
为什么要尽快回复?
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可能其他的课题组同时在进行;
-
期刊往往会给出一个底线的时间,因为期刊有一定的出版速度的要求。
因此为了保证我们能够较快的给出回应,我们可以在收到意见后,将意见进行分类:1.容易回答的;2.一般好回答的;3.较难回答的。第三类多是研究设计的缺陷或者需要补充实验的。然后根据这些意见大致评估一下我们完成的时间,如果限定的时间不够,我们一定要尽早的和编辑联系要求延长一定时间,以防止投稿系统自动删除返修状态,影响发文章的效率。
三、清晰,严谨
这一部分主要是和作者回复意见有关的。需要做到:
- 清晰:方便编辑和审稿人一目了然;
- 严谨:对于每一个意见问题,不要敷衍,要一五一十的讲给审稿人。
我们可以使用如下技巧:
将审稿意见转换成几点,然后针对每一个小问题,进行回复;
指出修改了什么,如何修改的,修改在了哪里,可以使用双引号把修改的粘贴到回复中,节省编辑和审稿人的时间;
最好是提交一份干净的版本,再提供一份带修改痕迹的版本;
不要忽视审稿人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评论。
尽可能的满足审稿人的要求,即使是一些补充实验的意见。
如果作者认为审稿人要求补充的实验或者是增加的样本量不是十分必要,也不要回避,更不要很“犟”的表示出来。比较好的做法是:首先,说明意见十分宝贵,是一个很严谨审慎的意见;其次,委婉说明不适合的理由,可以引用一些既往发表的,或者类似方法的研究,来说明:“可能不需要补充也是足够的”这个意思。
审稿人推荐引用的文献,一定要加以引用并且透彻讨论。
写在最后:返修这个环节,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积累、总结或许是最好的方法。回复审稿人还有很多细节,很难描述。下期我会附上回复的模板,供大家参考。
以上是结合本人的一点经验,讨论的一些小技巧。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批判接受,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