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与从1到N

一、背默:

      今天的背默速度居然翻倍了,我仔细回忆了下,首先是背默的时间,我利用记忆规律中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效应,用早上的时间反复背默,直至不忘记,其次晚上进行冥想。最重要的是运用了学习的核心算法,思考昨天我是怎么背默住的?其实我挺讨厌背古文的,过程太痛苦了,但是我又想,人家大文豪苏轼把80万字的《汉书》都给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了,我连一本一千多字的古文都背不了,我不想认输,不想认输!

    静下心来细想,究竟法门在哪里?是理解能力?还是记忆规律?对了,昨天的那一段和今天的这一段结构都相同,因为它们都是从“天——地——人”这一主线出发,昨天背得慢是因为前面一直在死记硬背,靠理解翻译,这样只能背默住大概,但是要做到100%的准确,就得抓住每一段中隐藏的这个规律,我感觉昨天的背默过程是从0到1的过程,很慢,很难。今天反复思考了整个过程变通畅的原因,找到了记忆规律,把握了记忆要点,所以实现了从1到N的变迁!

二、阅读

今天把《学会提问》第一章读完了,但是感觉自己读懂的只有60%,因为我还来不及把书中的观点与自己的实践进行有效对标,等下睡觉之前要完成这个步骤。这本书我主要弄懂了什么是基本问题,好的基本问题的7个特点,基本的三个内涵,课堂提问常见的四种类型,基本问题与非基本问题的区别,能辨认什么是基本问题,什么是非基本问题。其次,改变了一点认知。阅读前,由于这一章的主题是如何把一个问题变成基本问题,我以为课堂中只有基本问题才是好问题,原来不是。这本书的第一章实际上更多的是在引导我们进行思考: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你就提相对应类型的问题!不是在表达一种观点,或判定一种是非,而是引导你怎么做选择,进行一个反思,以便更好的指导教育实践。但是好的基本问题可以使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理解性学习,所以在设计问题前,我会问问自己:我提问的目的是什么?够开放吗?能引发学生思考吗?有加入高级思维吗?重要吗?可迁移吗?需要证据和证明吗?是一直在使用和不断修订着的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0到1”这个词很多人都有所耳闻,这完全要归功于彼得·蒂尔那本书《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彼得·蒂尔在...
    41aa8c261c93阅读 16,955评论 1 25
  • "从0到1"是什么? 近两年流行一个词,叫“巅覆式创新”,我想,意思应该就是从0到1吧。 即一个新的物种突然出现,...
    光华同学阅读 10,046评论 0 51
  • 很早就看完《追风筝的人》了,有很多的感触,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大多数的书评都写的是对《追风筝的人》中,关于救赎...
    绝圣弃智hollen阅读 2,701评论 1 1
  • 想了想,大概是从2009年开始,我就拼命的给自己做加法,希望自己能够从一个稚嫩的小青年,成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成年...
    佐倾水天阅读 988评论 0 1
  • 小时候很喜欢吃蒸蛋,妈妈做午饭的时候,经常会在锅里弄一碗蒸蛋。准备开饭了,一揭开锅,呵,饭香和蛋香争着往鼻子里面钻...
    二驸马阅读 5,224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