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的尾巴上,你我曾经在图书馆的长椅上作了最后一次的长谈,彼此分享着最近的经历,未来的方向,对于现在的一些看法。大大的落地窗,阳光透进来,不刺眼,很舒适。最后,我们一起站起来,说再见。我知道,此去一别,也许是永别。你走后,我努力地看着你的背影,许多感激,无法说出。你可知道大一那年认识你,对我来说是多大的幸运。而此后,长达四年的通信生涯,对于一个迷茫的,不停在寻找出路的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人生在于遇见,这是你在信中一直对我说的话,大一开学,参加了一次考研讲座,你作为保研本校的研究生来跟我们分享经验。以一种很委婉的方式批评了下面一直在看手机的“低头族”,即使你说到当下娱乐性的事件,依旧无法吸引那些还低着头的,于是,只好作罢。逻辑清晰,而且应变极迅速,这是你给我的印象。于是,讲座结束后,马上奔向你,向你要号码。你有些犹豫,最后很羞涩地说了一句:还是加个QQ吧。
我有很多的困惑,每次写几个问题,你都是长长的几页的回答,每每让我感动。最近重新翻看,又近乎落泪。
很多你的解答,在我看来,依旧让我深思,截取一些:
1.大学期间是否应该去旅游,去支教?
对于是否该出去旅游、支教,这是一件仁者见仁的事情。很多年以来便在大学校园内争论不断,凭我个人微薄之力更是无法讲清。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悬置,所以我才引用的是上网的例子。无论辩论如何激烈,最后双方的时间都徒耗费在没有实质意义的争论上。倒不如去踏踏实实地做一件事。这对你们来说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2.大一的岁月已经过去,回头看看,真的好遗憾,怎么弥补呢?
大一的岁月无法挽回,但也无需在大二做弥补,所有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在面对过往流逝的时间,任何人皆会感到失落与怅惘。大二有大二的任务,而非简单地对大一遗漏之事做弥补。
3.大学的考试,尤其是文科全在于最后的背诵,有必要在那最后的一个月拿着重点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吗?
应付考试的确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因此大学里许多学生都是考前突击,最后也有很多人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对于重复过程的枯燥与遗忘结果的无奈暂不做评论,因为所有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是大学成绩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到你以后找工作、评优。所以不论过程多么复杂与无奈,我们还是必须去经历这一切。
事实上,所谓成长,就是一个成为我们当年所讨厌的人的过程。在命运的洪流中,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裹挟着前行。想要做体制之外的人,你必须先做体制之内的人。只有这样,你才能用在体制内寻获的时间与金钱对体制外的事物进行一番探寻。你看提倡“无为”的老聃,想要出关,还是得“有为”地为人写下一部经书才得以放行。“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人生的顺流回旋岂能都由自己做主呢?
亦师亦友的你,不仅解答我心中的疑惑,还不停地在邮件中鼓励我。
是你,鼓励我说,早点去背那本俞敏洪的考研词汇吧。看着很厚,但是每天坚持背,也很快。在临近考研的时候,前前后后完整地背过7遍。
是你,从很早的时候就向我推介叶嘉莹,罗素,福柯,黑格尔,钱钟书等。在大一连自己的专业书都没有完整地翻过,已经慢慢开始接触那些更专业化的书籍。我是大三开始择校的时候,发现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的书单上罗列着那些熟悉的名字。
很多我是后知后觉,但是,在无形间跟你的交流,你所吐露的对于未来的看法和先见,想来都是你真切的血泪经历。而我所接纳的那一部分,让我的大学少了很多遗憾。
日后的人生历程,当然还是飘萍离散,人生哪有恒长的相伴。但是,四年来邮箱中安安静静躺着的来自你的信笺,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