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非常不擅长开场白的顶瓜瓜。
一个月通过计算机二级的我,给大家带来一篇关于计算机二级的备考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备考经验
大学生的优势
首先,很多大学都会有一门公共课,《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如果有上过这门课的同学,基本上对选择题和office软件操作有一定的了解了。
其次,在社团中、课堂作业或其他原因,已经接触过office软件,了解了基本操作。
因此在大学报考计算机二级ms office考试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报名前
在报名之前,要确定好自己要报的考点。可以选择一些身边的人去考过的考点,这样可以问一下大概的考试环境以及一些细节问题。
还要考虑地理位置、交通和来回时间因素等。因为二级的考试时间是随机的,如果选择了异地考点,就要留意需不需要在当地留宿的问题。
同时,在确定考点的时候,可以多选择几个,如果报名时发现自己想报的考点已经报满了,也可以迅速换下一个考点进行报名,而不用急急忙忙的找下一个考点进行报名。
SMRAT原则
利用目标管理中的SMART原则帮助列出你的计划,达成目标。
S:specific 明确你的目标
首先设立计划前,要明确的目标,有了整体的大方向以后才能更加精准地细化自己的目标,从而使自己的计划更具有可行性;
提前想好会出现的突发状况,制定解决方案。
在备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突发状况(like me),如果提前想好了应对突发状况时的解决方案、如何调整计划等,就可以降低被突发状况阻碍的可能;
我的备考时间本来是2个月左右,就是从7月20几号放暑假开始到9月16号考试这段时间。没想到暑假有突发事情打乱了我原本的备考计划,我是从8月16号才开始对操作题进行学习和练习的,也就是一个月的备考时间。正是因为有设立计划,及时调整以后觉得时间还来得及。(加上台风停考赚了一周的时间多看了几道excel题……)
M:measurable 要量化目标、评测方式
首先找出自己的弱项和弱点。
在word,excel,ppt三个部分里,我最不熟悉的就是excel,最熟悉的就是ppt。这就意味着我在excel上花的时间应该要比较多,ppt可以稍微花少一点的时间去学习、练习。
其次,对照各个部分详细的大纲考点,找出每个部分自己不熟悉或者比较薄弱的知识点。
比如,word中,比较有难度的考点就是邮件合并,页码、目录的设置;
Excel当中,比较难的是函数的运用,数据透视表等等;
Ppt基本没有什么比较难的地方,(对于我来说)做了几套不同的练习以后基本都能拿满分。
然后我会按照每天空闲时间的多少,规定自己一天要做多少套word操作题,多少道excel操作题,多少道ppt操作题。
每次做完一道word或者ppt题以后,我都会将不会的小题,或者做题系统显示错误的地方记录下来。方便看正确答案的时候迅速对照。
每次做完题以后,还可以登记一下每套题目的分数,这样可以直观地看出哪道题没有掌握,也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进步,更有动力地坚持刷题。
A:attainable 计划和目标的可行性
前面也提到,要量化自己的目标。同时也要确定自己设立的目标是可行的,时间上是充足的。
如果不是的话,就很容易陷入负面情绪中,影响学习的状态。
R:relevant 建立奖励机制
没有正面的激励,也很难坚持下去。适当的方式能够让学习状态变得更好。
我通常会告诉自己做完一道操作题就可以刷一下微博,或者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以后就可以玩一下游戏。
或者与他人一起学习,我在备考二级的过程中也有遇到一起考二级的同学们,我们彼此都会分享一下学习资料,也会互相说感觉时间不够了要凉了这些。不管学习什么备考什么,有伙伴一起互相加油打气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也可以进行资源共享。
T:time-based 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在做完所有准备工作以后,就要做一个有详细日期的计划,这个计划最好精确到哪天、几点、做什么项目、做多久。这样这个计划才有极强的可行性。
做题策略
备考时,我建议大家可以从高频题开始入手,我今年考的3道题里两道都是高频题。高频题题目的设置比较合理,考察的比较全面。
我个人在备考的时候是按部分来做题的,就是先集中做word题目,做到一定程度就开始集中做ppt,再集中做excel,这样知识点就不会很分散,而且做完题目要复习,不然题目做多了到后期阶段就会对做过的题目没什么印象。
关于考试时的做题策略,很多人都推荐是:Word→PPT→Excel,这样推荐的原因是word和ppt比较简单,而且题量不多,但是我也有在练习里做过比较麻烦的word和ppt题目,耗时还是挺可观的。
我个人觉得可以看你擅长的部分和平常练习的时间来决定。如果你平常做练习做得比较熟练,其实做题顺序对你影响不大,(特别是备考时间充足把所有题都刷完的人)
我考试的时候做的顺序是Word→PPT→Excel,用时是一个半小时,比我平常做练习的速度快很多,因为3道题有两道是做过的原题,剩下一道虽然没做过,但是做过类似的题目,所以做起来都很快。
同时还要培养对题目中的题眼的敏感性,看到关键字眼就知道考察的是什么知识点。
一点感悟
其实作为一个很懒惰的人,并不想考证。大家也都看到了,考证需要做的工作还是很多的。
但是我还是选择考证了,其一,这是一个技能、能力的证明。很多人都会在简历上写明自己熟练运用office软件,如果有这样的一个证书辅助的话,和没有证书的人一相比,还是有一点优势。
其二,其实ms office的通过率并不高,但不要觉得它很难,也不要轻信别人“哎呀我都没怎么准备就过了”,它也没有这么简单。任何事情都是有付出的,只要认真备考了,还是会通过的。
其三,我觉得在这个备考过程中,除了获得证书,还有了一些其他的收获:比如,可以整理学到的知识体系。
比如,很实用的office技能,(再也不用担心毕业论文的排版问题了。)
比如,考虑问题的角度,在上有道的课程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意想不到的office技能操作,让我发现原来一些觉得很棘手的问题,其实可以换别的思路去进行解决。
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而我们学到知识,当然要学会灵活去运用它,而不是按部就班,或者只是死板地运用它们。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欢迎留言或私戳我~
祝大家考试顺利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