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睡得比较晚,本来想今天调整节奏和作息,计划早上两小时完成日更,但我的计划好像进了黑洞,进去了没出来。选定了几个主题,第一个主题写着一小半感觉风格和主题不太匹配,换了第二个选题写着一半感觉结构不完整,又换到第三个主题,等着大框架在脑海里清晰地搭建出来时还是考虑有没有更合适的其他选项,因为我想既然要交流还是要求自己能输出价值,不辜负和读者的一次相遇。哈哈,是思维紊乱的一天呀,今天的写作热情就像过山车,一开始冲得高,后来就慢慢滑落。
早上简书系统发来提示消息,新增一位粉丝,“峰哥读写思”,这是我的第二位粉丝,感谢!我的第一位粉丝还是七八年前刚注册简书账号时发了3篇简文,之后就没更新了。这次重新开始更新简书,是想从“随意抒发”变成“深度挖掘”,认认真真自我剖析,踏踏实实主动成长。但我越认真地剖析自己越感觉像是用镊子拔自己的眉毛,每拔一根都是一次灵魂的颤抖,痛痛痛!而我期待的那个成长就好像是我种下了一粒种子,开始时信心满满,然后...然后.....我一直会期待那颗新芽。我点开对方的主页,《日更1000天留念,出色的结果来自出色的行为,让好的行为成为习惯,习惯成自然,好的结果就自然而然》,我立马用抢红包的手速关注了峰哥,这简直是马拉松选手哇,感谢鼓励!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我反省分析了自己定好一个话题后为什么不能顺利完成写作:
一:储备不够,素养不足:我对这个话题了解得不够深入,缺乏足够的背景研究和知识基础,所以自然难以写出高度、深意、境界兼具的三明治文章了。二、期望过高,完美主义。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既要写出有品位有质感有营养的文章,又得限定时间内完成,就好像是在快餐店里点一份米其林三星的晚餐,既想要速度,又想要星级享受,两重压力反而阻碍了写作的流畅性。二、我是完美主义受害者,过分追求完美的文章,以至于迟迟下不了笔。三:写作习惯,这几天我已经养成了晚上定点写作的节奏,突然调整时间我难以进入状态。
好吧,问题已经分析清楚了,接下来就是把“为什么”变成“怎么做”了。写作创作的过程如果制作一部电影,要进行主题研究,要创作剧本就需要深入学习,搭建布景就如同搭建知识系统,拍摄的过程就是践行知识的过程,剪辑就是在反思,最后上映的是创作者的“知识大片”。有了主题研究、深入的学习研究、搭建系统、不断积累专业的知识补充素养,结合践行和交流碰撞,就可以做到像呼吸一样轻松了。
所有的努力都有能量,所有的足迹都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