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还是贵?不是价钱的问题,是性价比的问题

便宜还是贵?不知道,头好方

隔壁老王说,“老李啊,你咋想买xxxxx股票哪,20块一股,贵死啦。”

隔壁老李说,“贵怎么了?便宜没好货!”

两个人争论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问你,你怎么回答?股票到底是买便宜的还是买贵的?


我们做个游戏,猜女孩子首饰到底是便宜还是贵。第一个首饰:10元;第二个首饰,100元。你说哪个便宜?

第一个便宜,第二个贵?那如果我告诉你第一个首饰是一个价值1元的发卡,第二个,是价值1000元的金戒指,你说哪个便宜?

便宜和贵,不是价格的问题,是性价比的问题。


我们回到老李和老王的争论那里去。

两个人的对话,全部集中在股票价格本身,而忽略了性价比。股票的性价比是什么?

我觉着一个很好的参考标准就是:盈利收益率。通过盈利收益率,可以判断一家公司的股票到底贵不贵。

盈利收益率=净利润/总市值。

运用盈利收益率的时候,你可以把股票看作是有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

比如,老李买xxxxx公司的股票,盈利收益率是20%,那就意味这,如果老李买了1000元的“理财产品”,目前来看,到年底能拿到20%*1000=200的“利息”。

但是由于这是“有风险”的理财产品嘛,到底能拿到多少钱,你也不知道。

但是你至少可以跟老李说,“你买的不贵。”


说完盈利收益率的优点,该扒一扒缺点了。

再来看一看公式:

盈利收益率=今年的净利润/总市值

1.净利润是非常容易作假的,比如通过“应收账款”和诡计来做高净利润,以此来让盈利收益率变高,让股票显得不那么贵。

2.即便不做假账,有些行业的净利润是非常不稳定的。今年的净利润很高,不代表明年的净利润会持续走高,比如金融行业,经济好时,那净利润漂亮得怪;经济周期不好的时候,一秒钟变“丑娘娘”。

所以,仅仅通过盈利收益率来买个股,风险是很大的。


但是通过盈利收益率来挑选指数基金,那就是,完美。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指数基金。

以特定的指数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这是概念,概念一般都不是人话。

我用人话转达一下,指数基金就是一篮子股票。

一篮子股票的话就可以解决盈利收益率的缺陷了:

1.做假账的毕竟是少数公司。大多数公司都是老实本分的,所以对于指数基金而言,盈利收益率是可以反应它到底贵不贵的。

2.一篮子股票,那就啥模样啥水品的股票都有了。一支队伍里有一两个选手倒下,没关系,其他的选手会撑起它们的那片天,盈利收益率水平不会因为一两支股票而起太大的浮动。


那指数基金,盈利收益率在什么水平算是比较便宜的哪?

根据格雷厄姆的理论:

1.当盈利收益率>10%;

2.且盈利收益率大于同时期10年期国债的2倍。

我国10期国债的利率是3%左右。

所以:

当盈利收益率>10%,算便宜;盈利收益率<10%,算贵;

如何通过盈利收益率购买指数基金,请参考《如何提高指数基金的收益率(一)》


另外,盈利收益率在年报中查不到的,你需要查市盈率。

市盈率=总市值/净利润

市盈率的倒数就是盈利收益率了


总结:

1.贵还是便宜不是看价格,是看性价比。

2.股票和基金可以通过盈利收益率判断是否便宜。

3.盈利收益率=今年的净利润/总市值

4.净利润容易造假,而且净利润有时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动,因此仅靠盈利收益率来判断个股不妥。

5.可以通过盈利收益率来判断指数基金是否便宜,当盈利收益率>10%,算便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著名财经杂志《财富》对本书的评论是:如果你一生只读一本关于投资的著作,无疑就是这本《聪明的投资者》。 首先介绍一下...
    惜她阅读 11,915评论 0 34
  • 第六章投资基金的重要原则正确的投资理念:长期投资选择时机:该出手时当出手基金定投:最适合工薪阶层的投资方式信息分析...
    你在学校阅读 14,199评论 7 52
  • 国庆理财学习如下 0.1了解基金定义:什么是基金基金是一种投资工具,就是把投资者的钱集中起来,交给专业的基金公司来...
    小惠_f2b8阅读 3,130评论 3 2
  • 与靖王相识在一场风尘碌碌的擦身而过,天震地骇的铮铮铁蹄和龙吟虎啸的催马扬鞭声中,他领头策马路过。见到威名赫赫的霓凰...
    拈花一叶阅读 9,599评论 19 63
  • 你和我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断地对这个世界做出反应,所以很容易注意到周围发生的一切。何况现在信息来源那么广泛,我们...
    张永彬敏捷管理阅读 3,882评论 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