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课文学国画——《苏州园林》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创意说明:本教学设计将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打通、融合,尝试让学生以美术的眼光欣赏苏州园林,同时又以《苏州园林》的文字学习美术。这一课例是想启发学生们各个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渗透融合的。如果具备了学科融合的意识,同学们的学习定会事半功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假如你是美术老师,要用《苏州园林》这篇课文给同学们教国画,你准备设计哪些问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默读课文,设计问题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做出批注,写出自己所设计的问题。

预设:一幅中国画,需要具备哪些特点?

你眼中的画意有哪些要素?

构图布局要注意什么?

美术画与图案画有什么不同?

美术画在层次上有什么要求?

我把苏州园林画成一幅国画,色彩上需要注意什么?

苏州园林和北京园林分别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明确:如果学生的美术基础较差,提不出以上问题,可由老师进行点拨或者由美术知识较丰厚的同学先进行展示。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学生交流,再读课文

学生交流自己所设计的题目,并在课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课文中体现美术知识的文字很多,下面列据一部分。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①,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今天,同学们在《苏州园林》这篇课文里学到了不少的美术知识,课外同学们可以尝试从美术课本上找一幅画,学习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这篇课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表达方式写一篇说明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