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天大姐在店门口摔了一下之后,就格外小心。这几天,她都是走路过来上班。
昨天早上,当我正在洗脸的时候,大姐来了,告诉我说,她早上是老公送来的。
大姐的老公是个瓦工,本来昨天要去郊区干活。但这几天早起路上结冰厉害,大姐说为了安全起见,就没让他老公出去干活。可是待家里也没多少事情可干,便想着送大姐过来上班算了。
当时听完大姐的话,我由衷的赞了一句:“你两口子感情挺好的,估计姐夫平时也挺迁就你的,是吧。”大姐不置可否的嘿嘿笑了笑,但我看得出来,大姐脸上的表情明显的是有些自豪的。但嘴里边却是言不由衷的谦虚着:“有时候是好,但有时候也不是个东西。”
今天早上,大姐来的时候,我还躺在床上刷着手机。大姐就那样站在房门口,跟我唠叨上了。
大姐是土生土长本地人,一口正宗本地话,语速还快。我虽然来本地二十多年,但碍于语言天赋的差强人意,所以,对大姐的本地话一直都是半懂半猜。好在平时需要交待的也就那么几件事,因此,我们之间的交流倒也无甚大碍。
大姐连珠炮似的一通话,这下好了,半懂半猜已完全失去了功效。听了半天,而且还是在我不断的嘱咐“慢点、慢点”声中,我终于听了个大概。
大姐儿子今年26岁,学的厨师,在饭店上班,每个月6000块钱。这在我们这个小城市的年轻人当中,收入算可以的。孩子平时也没什么不良嗜好。如果说美中不足的话,就是目前还没有对象。
在儿子对象的事情上,大姐还是比较开明的,可大姐夫就不行了,就多少对儿子有些横挑鼻子竖挑眼。
这不,前段时间,我家店隔壁有两间空门面房,我就怂恿着大姐叫儿子自己创业,开个小饭馆什么的。我说现在年轻人只要有手艺,能走正路,肯吃苦,一般都不会太差。
大姐的心思被我说得活络了起来,回家跟老公和儿子说了。
儿子虽然没什么阅历,但毕竟是年轻人,思想活络,虽然有些担忧,但还是忍不住想尝试一下。可大姐夫就不一样了,打了大半辈子工,一直都是中规中矩,思想一时半会儿无法转变。
于是,意见未能得到统一。
昨晚,大姐儿子又将开店的打算在饭桌上提了出来,父子俩不仅意见未能达成一致,甚至还大吵了起来。大半夜的,儿子离家出走,大姐急的嗓子冒火,嘴角两颗小豆豆特别显眼。
这罪魁祸首还真是非我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