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爷与张大妈,做了七十年夫妻,如今都九十多高龄。
他们一生育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大儿子年轻时候当兵,后来落户在北京。
小儿子一直在身边,娶妻生子育孙。
两个女儿都远嫁外省。
也就是说,老夫妻两个人,一直就在江苏老家,与小儿子一起生活。
幸亏,老夫妻虽然九十多高龄,身子骨还算硬朗。
如果不发生变故,日子会一直这么延续下去,直至两人终老。
去年冬天,小儿媳妇感觉小腹疼痛难忍,去医院一查,子宫癌。
说起来,小儿媳妇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晚年得这种病,真是要了一家子的命。
家里乱了套,小儿子刘小军一夜白头。
他既要去医院照顾老伴,又要来家里服侍一对老父母,疲于奔命。
万般无奈下,他一个电话把大哥刘大军喊了回来,商量怎么办?
❷
能怎么办呢?
经过协商,老父母,兄弟俩一人一个负责养老送终。
本来刘小军希望大哥能把老父母都接去北京,奈何刘大军也有他的难处。
他自己身体也不行,妻子一年到头住儿子家,根本不管刘大军。
把两个老人都接去,他一人,委实照应不过来,毕竟都九十多了。
思来想去,只能把老父母拆开来养老,这样,大家负担都能轻一些。
当刘大爷张大妈知道这决定时候,嚎啕大哭。
想不到,他们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五八年大跃进等动荡,都没有分离分散饿死。
如今日子好过了,人至暮年,竟然要被活活拆散,这叫人怎么能接受?
可是,这是儿子的决定,他们无力反对,他们也体谅儿子们的辛苦为难。
❸
相较于张大妈,刘大爷身体健壮一些。
所以,大家决定,刘大爷去北京,张大妈仍然留原籍江苏小儿子身边。
分别的时刻,终于到了。
吃过午饭,刘大军拎起行李,扶着刘大爷就要出门。
张大妈突然扑上来,一把抓住刘大爷的手死死不放。
刘大爷何尝舍得走啊!
两个人,夫妻七十年,同甘苦,共患难,不离不弃,相扶相持,一路走来,从来没有红过脸吵过架。
如今就要分开,那么大的岁数,那么远的路程,也许这一别,再也见不到了!
想到这儿,张大妈嚎啕大哭,刘大爷也抱着老伴老泪纵横。
在场的人,无不落泪。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生活所迫,暂时只能这样了。
张大妈一边拭泪,一边嘱咐老伴:“去了,一定要注意身体啊,不要再抽烟了啊”。
刘大爷频频点头:“孩他妈,你也要保重身体啊,有空我就回来看你”。
其实,谁都知道,对于九十多岁的老人来说,这种许诺,多么空白!
这一次,不亚于生离死别。
依依不舍中,两双苍老的手,终于被分开。
看着老伴与大儿子渐行渐远的身影,张大妈一口气没接上来,晕了过去。
❹
来到北京的刘大爷,跟儿子两人,居住在六十平米的二居室内。
刘大军与老婆关系一直不好,年轻时候,为了儿子没离婚,岁数大了,懒得离婚。
儿子结婚以后,他老婆就去了儿子家。
夫妻两人奋斗一生,在北京有三套房子。
两套大的给了儿子,留下一个小中套刘大军居住。
如今把老父亲接过来,父子俩住六十平米,倒也蛮好。
刘大军有三高,常年吃药,身体甚至比不上刘大爷健壮,有时候反过来要刘大爷照顾他。
两父子相互照顾,日子过得倒也宁静。
如果刘大爷不想家,不想老伴,在北京,也不错。
只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
❺
大儿媳李丽知道公爹来养老,气得上门直接开骂,骂刘家一大家子出尔反尔。
她有她的理由。
她说: 当初两兄弟说好了的,老家财产都给刘小军,他负责两个老人的养老问题,现在这么干,算几个意思?
刘大军跟她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李丽死活不听,不依不饶要把刘大爷送回老家。
把个刘家父子气得死去活来,却没办法母夜叉一样的李丽。
细想想,李丽说话也不是没道理。
当初他们兄弟俩的确是这么约定的。
从那以后,李丽三天两头过来骂一顿,闹一场,弄得父子俩吃不好睡不安。
原本身体健康的刘大爷一气一急,身子每况愈下。
刘大军更不必说,他本来就有血压高。
有一次,李丽指着他鼻子一阵乱骂,扬言要把这套房子卖了。
刘大军知道李丽说得出来干得出来,一着急,血压飙升,紧急送往医院,才捡回来一条命。
❻
过年了,人家家家户户喜气洋洋,饭菜飘香。
刘大军父子家里冷冷清清,锅灶也冷冷清清。
正月初一,老伴来电话,连声问: “你在那里好吗?大军身体好吗?你们过年吃什么”?
刘大爷强颜欢笑安慰张大妈:“我很好,大军经常带我出去吃好东西呢,有空把你也接来首都转转”。
张大妈哪里知道?来北京两个月,刘大爷一次也没出去转过。
正月初六,李丽又来了,勒令刘大军带着父亲回老家,她要卖房子。
这话提醒了刘大军。
经过再三考虑,他索性提出了离婚。
如果离婚的话,房子卖了,他可以分得一半。
这套房,在三环内,市价应该在六百万元左右。
目前只有离婚这条路可走,他无法不赡养老父亲。
而李丽一定会以这个理由吵闹不休,自己身体哪里经得起她这般折腾?
离了婚,房产可以分得三百万,自己工资每月一万多,带着老父亲回老家养老,余生够用了。
回老家,好处多多。
第一,可以落叶归根。
第二,老父母可以团圆。
第三,对自己身体康复也有极大好处!
❼
李丽傻眼了,她再也想不到,一辈子懦弱听话的刘大军,这次竟敢反水。
她当然不想离婚了,刘大军退休工资可不是一般高。
她每个月可以从刘大军那弄到六七千元呢,如果离婚了,一分也看不见。
她拒绝离婚,刘大军坚持离婚。
拉锯战三个月,婚终于离了,刘大军感觉自己一下子活了过来。
带着三百万的存折,带着工资卡,刘大军偕同老父亲,一身轻松登上了返乡的火车。
弟弟刘小军与老母亲,早已得到消息,在村口等候了。
刘大爷张大妈一下子扑到彼此怀里,放声大哭。
这是喜中泪啊,想不到,今生今世还能再次相见,这怎么能不叫人激动万分?
兄弟俩人,也禁不住热泪长流。
❽
刘大军在村子上买了一个小院子,离刘小军家只有几十米,这样,方便相互照顾。
他把老父母都接了过来,雇了一个远房亲戚帮着打扫卫生烧饭洗衣。
开门就是青青麦田,入耳都是乡语乡音。
院子里老母亲养的十只小鸡仔相互追逐嬉戏。
廊檐下,一只小金毛作势欲扑。
老父亲神情戒备地看着小金毛,生怕它对鸡仔下手。
看不好,老父亲要挨老母亲责骂的。
刘大军环顾着这一切,心情无比舒畅祥和。
他真后悔,没有早点想到回老家养老。
还好,如今也不迟。
他认为,他做得最对的地方,就是让老父母团圆,能让他们携手走完全程。
自己婚姻已经支离破碎,父母亲的婚姻,一定要得到圆满!
更令人开心的是,弟媳妇经过治疗,身体也恢复了健康,这样,弟弟也就安心了。
远处的田埂边,老父母又在掐马兰头。
马兰头凉拌豆腐干,一直就是自己的最爱,这道菜,承载着太多的乡情与亲情。
写在最后:
去年抖音里看到这对九十多岁的老夫妻,被迫分开养老,一个去北京,一个去江苏。
老夫妻俩哭着告别,嘱咐对方一定要保重身体。
那场面,看得我泪水直流。
那么大的岁数,恩爱一辈子,儿子怎么忍心拆散他们啊?
我到今天都无法忘怀这种悲惨。
所以,就写了这篇文章,让他们团圆,给他们老夫妻一个美好的结局。
但愿那对老夫妻,现实里,真能再次相聚一起。
我的心里,总是希望老人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我是水笙,如果喜欢我的文字,请留下你的精彩评论与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