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度+专业度+坚持度=享受自由的美好

窗外的雨点噼里啪啦,节奏又猛又烈。回家15天了,第一周热的透不过气,第二周潮的感觉身上湿答答的。

打开手机看看四点五十,心里想了想,圈里四点起床的姐姐已经打卡起床,练字看书了,并且已经快坚持两百天了。

我原定每天写作的却因为回老家缺失了十几天了,然后又为自己每天找了好多借口,真不是好心态和好现象。

真正从工作中闲下来后,第一个月为自己定了满满的计划,自信自己是一个能享受自由和能自由安排的人,却发现执行起来就成了“自以为”,一切都在头脑中执行,完全没落在行动上。

想起今天读到的一段话:虽然“自由”看起来很美好,但自由也意味着每个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包括最后失败的结果,因此当一个人的自我是软弱无力时,自由对于他就是一种负担,他宁愿接受别人给予的有保障的生活,这是一种免于自由的自由。

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由的梦,却只能牢牢的活在体制内。

央企,国企,外企,民企,都是属于不同的类型的体制,就是人们常挂嘴边的:上班一点都不自由。因为它是有明文规定每个人需要几点上班,几点下班,有哪些职责和工作任务的一种规定性的体制。通过货币的形式购买你的时间价值,让你的时间价值和生活得到保障,只要完成既定的工作,就能为度过的每一天免责。这是免于焦虑和不确定性的一种自由。对绝大多数人来熟,未尝不是一种“不自由的幸福”,是一种免于自由的自由。

一个人敢真正放弃体制约束,完全承担自由的风险,真是需要常人没有的成熟度,专业度和坚持度。

需要成熟度,去规划时间和预估风险

有一类人,他在生活工作完全不知何物下,就选择了自由职业。因为年轻,似乎有大把的时间挥霍,没有做任何计划。对某件事情有热度,他会去尝试下,没热度了,有放松自我,休息下。如此反复,已经习惯这种松弛有度,干干停停的生活,当然内心必然有一个创业梦想。

可是,三五年后与同龄人对比,发展大家都纷纷成家立业了,可自己还是这种自由状态,焦虑油然而生,并且财务的压力接踵而来。要么就要咬紧牙关换一种生活了,要么就得持续焦虑下去。

这类人属于在不成熟的年纪做了属于成熟的人的才能做的选择,当然不能否认有成功者。但是更多却是迷茫焦虑者,没有享受到真正的自由轻松。

需要专业度,去执行规划和保障风险

自由的成熟度,不是所谓的年纪的成熟度,而是有专业支撑的成熟度。

在自由梦想的指引下,用自己专长去支撑。如围绕职业素质的“听说读写算演思考”等专长; 如围绕玩的“试吃试睡,打游戏”等专长; 还有围绕特定职业技能,如编程,设计,路演等等专长。

有其中任意一项,并且得到了市场验证或行业的认可,这就是专业度的通行证。就可以用专业去规划时间和保障风险了。

需要坚持度,去坚持执行和享受真正自由

认识一个朋友她的梦想就是能做个自由职业者,经过很多年职场生涯和职业锻炼后,她觉得自己如果闲下来可以做好多事情。于是闲下来后,她真的这个做做,没等到结果;然后又换别的做做,还是没等到结果。如此下来,折腾了一年,她觉得自己时间规划的很好呀,并且每个尝试开局都不错呀,可是为什么一年下来,还是如此呢。

这是很多人的通病,因为人的任意一个专长都是需要反复磨练的,浅尝截止没有冲破专业的临界点,没有实现量变到质变就停止是等于零的效果。

因此,就有了教人打磨专业的“刻意练习”和“1000小时”理论。

思想成熟度,技能专业度,不停歇的坚持度。一种思想,一项技能,再加一份毅力,具备这三项才能有享受自由的恣意和美好。所以,所谓的自由当你没法掌控时,它会困住你,当你掌控了之后,你的人生就可以自己做主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回来去看了个电影《西游》,再回家都快11点了。后来和基友聊天,差不多聊到快一点钟了。 等下听永澄老师的课程解读...
    闻舒阅读 195评论 0 0
  • 我想,2018,所有的开端都是关于你。哪怕仅是一句话。晚安,亲爱滴驴驴
    杏花姑娘阅读 162评论 0 1
  • 最初对岩崎朋子女士的《筑巢记》感兴趣,是因为从书后的介绍来看,作者是买了一所半旧的公寓,再慢慢地按照自己的口味进行...
    吴昱则刚阅读 2,764评论 20 84
  • 每次和我表妹聊天,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她做的红烧鱼块儿,倒不是她做的菜比我做的美味,但是她做的红烧鱼块就是很特别。...
    醉雪寒烟阅读 81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