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老师说:“让孩子爱上阅读,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家长对阅读的态度会影响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关于阅读,家长最容易焦虑,着急,功利,跟别的孩子作比较,加附加任务,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对阅读的兴趣的。
01首先从陪幼儿读书说起吧。阅读这件事开始得越早,越容易形成习惯,越不容易有太多的功利心,能够更加愉悦,更加从容地进行。
按照“读,就好”的起步规则,每天固定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回答小宝贝提出的各种问题,互相交流,平等愉快的,不带任何任务的,不加特殊要求的,形成仪式化的过程。享受这个美好的时光,陪孩子读书的过程,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
孩子们喜欢秩序感,这样的秩序感一旦建立,所有的一切就会变得容易了。
千万不要过早的给阅读增加任何附加任务,而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
早期阅读的目的是希望借由好看的图画书,引导幼儿进入文学的世界,并发展他们的读写能力。但是是在长期的坚持下不知不觉习得的。
02其次再说说小学的孩子们吧。
如果说即使幼儿园没开始读书,家长也不会太着急,甚至有的人还会有:太早了,孩子还小,听不懂这样的思想的话。到了一年级,大部分家长面对作业,面对考试成绩,就开始着急焦虑了。就开始寻求“特效药”“速效药”了。希望有一剂“灵丹妙药”能让孩子的专注力马上好了;希望能马上让孩子拥有好习惯;希望能让孩子马上爱上读书。
这时,家长们的急功近利的心情就完全显现出来了。
但最要给这部分家长说的是:
别功利,最起码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功利,尽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很享受故事的样子。不要在孩子跟前说:“为了考试一定得读书。”这样的话。不要读书当作任务,被逼做的事情孩子们很难真正爱上的。跟孩子一起拿起书,讲给孩子听,孩子会爱上读书的。
刚开始激发兴趣,引导养成习惯时,别给阅读加任何附加任务,比如:拼音、识字、阅读题、积累摘抄、习作……
单纯享受阅读的兴趣,忘记阅读以外的任何目的。
不要本末倒置,否则你会得不偿失的。有的家长让孩子边拼拼音边读书,你自己试试,等一行拼音拼完,你还记得前面是啥字啥内容吗?没有连贯性,没有流畅性。读书最重要的就是流畅感!
写到这儿,就想到了:孩子们本来喜欢春游,但一听到“去了好好观察回来得写日记”他们的兴趣会荡然无存的吧?
一样的道理,你的附加任务会大大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
与其这样,不如就放开,让孩子自己阅读,享受那个过程。只要坚持,时间久了,之前的那些识字阅读写作的问题会迎刃而解的。积累摘抄也会自然而然地主动地美好地发生的。不是有句话说么:“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属于自己的美好的摘抄时光。”
别着急,别焦虑,别跟其他孩子作比较。要有自己的节奏,学会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鼓励孩子,做更好的自己。孩子们最不喜欢的话估计就是:“你看人家谁谁谁,你怎么就不学习人家呢?”等等这样的话吧!试想,如果咱们的另一半经常说:“你看人家谁谁谁的老公/媳妇儿,多好,怎么怎么的。”咱们也会很不爽,是吧!只要孩子的正面的行为从“一周一次”增加到“一周多次”就算是很大的成就,就及时表扬,鼓励孩子,促进良性循环!
别着急逼着孩子自主阅读,特别不要一个字一个字手指着读,这又要说到前面提及的阅读的流畅感,没有了流畅感,也牺牲了阅读的兴趣。
在孩子没有自主阅读之前,父母就就坚持给孩子读下去。实在想让自主读,就从经典漫画开始,或者比较简单的书开始,或者就得家长特别用心,给孩子选一些适合并喜欢的书,过渡到自主阅读,耐下心来,坚持下去,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的!
每家的情况不一样,孩子们也各不相同,按自己的情况,调整好自己的步调,按照自己最合适的节奏慢慢来!
方向对了,方法对了,只要坚持下去就好了!要考虑这些习惯长期带来的价值,幸福绝对会在不远处等着你!
相信时间和阅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