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图片是不是感觉很疼?嗯,我也是。
1
语言暴力的恐怖
这是新加坡的一则公益广告,以此来告诉我们语言暴力的恐怖,可能平日里,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语言有多么的伤人,这张图可以提醒我们,有时候只言片语会中伤到你最亲的人,并且是一种长久的伤痛。 或许有人说,我直率不虚伪,所以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若你换位思考一下,同样的话,你会的确发自内心的愿意听到别人对你说吗?!其实不虚伪只是个华丽的幌子,你只不过是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只顾着自己一时痛快罢了。。请试着成为自己语言的主人,带着善良、慈悲再看着对方的眼睛慢慢说话。这也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练习!这样的我们,会建立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品德。
2
说话的技巧
说话其实也是一门技巧,会说话的人在职场,在生活中,在人际交往上总是那么的游刃有余。而不会说话的总感觉格格不入或到处得罪人,总是无法交到真朋友。
为此纳闷儿、烦恼不已。
之所以这样,除了我们每个人的素质高低不同外,我想更多的是,当我们说话的时候有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过,有没有想过对方的感受,如果是你,你听到别人这么对你说话你会作何反应。
如果每个人再说出一句话前都能这么稍微的思考一下,这句话到底该不该说,能不能说,说了会有什么后果,说了对己对人有什么好处,能不能换一种方式说,不说自己能憋死吗?
只需稍微思考下,相信就会避免不少因说错话而带来的小到尴尬大到吵架甚至打架,据说因一句话而引起的命案也不在少数。
真是乘一时之口快,断永久之生命啊!
可见,语言的杀伤力是何其的大。
3
爱嚼舌根的人
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背后乱嚼舌根的人。
每每被当事人知道了,朋友都没得做了。
这种人可谓无处不在,生命力相当顽强。从众也相当的多。
每当我们听到有人在背后嚼我们舌根时,都恨不得上去抓花那人的脸。有话你当面说啊,有啥大不了的非得背后讲。
不过,话又说回来,也不要这么气愤,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呢?刘备再好也有敌人,曹操再奸也有挚友!你能做的就是不搭理,越解释越让别人觉得他说的是真的。不解释正是清者自清和高尚品德的体现。
4
去发现身边会说话的人并向他们学习。
如果我们细心去观察的话,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其实会说话的人还是占绝大部分的。而有时不会说话的却也不少,他们的区别和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下面我们来看下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我们和一个会说话的朋友去逛街,当你看到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并让朋友帮你参考时,会说话的朋友会认真的看下你,然后说:我觉得这件衣服很适合你的气质,好看。如果真的不适合你,他也不会直接说不好看,你啥眼光,而是物有所思的说,还行,但我觉得可能不太适合你,你觉得呢?要不我们再试试其它的?你听听,是不是听了心里很舒服。
而和不会说话的朋友逛街,当你兴高采烈的拿着件衣服让她帮你参谋时,人家斜眼瞄你一眼:难看死了,你什么眼光,土死了。给我我都不要(你倒想的挺美),反正我不喜欢这种类型的,说完看你一脸尴尬的站那,又忙说:咱俩审美不一样,你还是别问我了。唔理个擦!
再比如:你跟一个会说话的朋友说起你喜欢的东西时,哪怕对方不喜欢这个东西,但也不会粗鲁的扫了你的兴致,好比你喜欢猫,对方最多说一句:“猫很可爱,可我更喜欢狗”。而不会说话的朋友呢,啥?你喜欢猫?你怎么会喜欢猫呢?猫又臊又懒又娇气的,弄不好还天天把屎尿弄你一床,弄不好把你零食或厨房搞的一团糟,关键是还没狗忠诚,你养啥不好,养猫,我看你脑子进水了吧!听完,你心里是不是顿时有千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人,面对别人对自己说的人、事、物,无论自己喜欢与否,都能坦然并微笑的说:“小王很优秀,可我更喜欢小刘”,“苹果很甜,可我更喜欢橘子”,“猫很可爱,可是我更喜欢狗”。
尊重别人即是尊重自己,下次再说话时,无论对方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愿我们都能做到“嘴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