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大多数人觉得只有天才能够成功,是对的吗?
说到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当属莫扎特,他被公认为是音乐界的天才。
莫扎特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原因何在?
其实,莫扎特并非是天才。他的父亲是一名小提琴手,也是一位作曲家。父亲从小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他身上,教莫扎特学习钢琴并开始作曲。小莫扎特4岁的时候就能够分辨音乐的音调高低,6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普雷斯堡作巡回演出。
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有天才能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成功。这种主观想法,使人们以此为借口,把这一切归结于天赋,不去追求他们原本可能真正喜欢做、也许还很擅长的事情。
他们经常会这样说:天赋这个东西所以学不来的,基因决定的。我们都是普通人,学不来的。
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02: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普通人也能快速进步
2014年,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为了证明莫扎特的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刻苦练习得来的,于是招募24个年龄为2~6岁的孩子,进行长达数月的音乐训练,目的是教他们通过声音来辨别钢琴弹奏的和弦音高。
培训结束后,每个孩子都被培养出了完美音高,还可以辨别出在钢琴上弹奏单曲的音高。有的孩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练习,还有的花了一年半时间完成练习。
据研究证明,完美音高谈不上只有少数人才拥有的天赋,只要经过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具备这种能力。
比如说你想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可以怎么做呢:首先按照正常语速播放,将听懂的部分做好笔记,没有听懂的部分放慢速度再听一遍,一句一句跟读;接着从头到尾听一遍,争取做到能听懂大部分内容;对照原文再听一遍,找出那些怎么都听不出来的单词再听一遍;最后在跟读的基础上,进行听写。
再比如说我们都考过试,刷过题库,最有效的做题方式是,每做一遍,记下错误的题目,下一遍只做错题,而不是一遍遍从头开始做。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
每个人都可以进步,但需要正确的方法。
03:如何做,才对得起自己的时光?
畅销书作家格拉德威尔在书籍《异类》中提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努力呢?
第一:小步迭代。
比如让你专心看半个小时的书,很轻松就能做到,但让你连续看两个小时,你会很痛苦。假设你能坚持半个小时看书,那你就定为半个小时,当你成习惯了,小步迭代,每次只增加15分钟,循序渐进。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有些事情你做不到,并非你真的做不到,有可能只是跨的步子太大了。
第二:加入社群。
近段时间流行学习社群的概念。学习社群是透过线上平台,让学员能够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有很多种社群形式,比如说像樊登读书会、小密圈、知识星球等等。
学习社群通过高质量的干货内容吸引用户,再通过筛选用户组成群成员,形成社群。学习社群还会举办各种线下活动,比如定期举办的读书会、知识讲座、专家演讲、教育训练等。想一想,相比你独自学习,有很多人陪伴着你一起学习会不会感觉特别棒呢?
第三:学会复盘。
比如拿外行的棋手来说,他看下棋就是看到一个一个的棋子在移动,而对一个大师而言,他除了看到棋面上的棋局变化之外,还能看出两方的优势和劣势,接下来的走势,对手可能的策略以及自己可能采取的解决方案。
每一个棋局都是一次博弈。在每次和高手对决后,大师会进行复盘,通过回顾、重演和分析、找出原因、总结规律,指导下一次的行动。整个过程就是复盘的过程。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的你会因为什么事情全力以赴地坚持呢?
你还想看有关职场的哪些内容,欢迎屏幕下方留言。
所有发表文章均为原创,抄袭者一律举报。原创不易,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