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理财巴士里讲的《富爸爸穷爸爸----通往财务自由之路》的读书笔记,其中巴士得出了七条结论,最后一条是现在社会成为综合性人才要比成为专才好得多。
初略一听,确实很有道理,一个人懂得东西越多,越能在各个领域里混得风生水起,越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入,可是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我仔细想了一想,发现真实生活中更多的人正趋向于做一个专业性的人才,越专业越能走在别人的前面。
家里有一个亲戚,年龄60多了,在他很小的时候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从小就需要靠双拐行走。因为这样,所以他脑子变得特别好使,动手能力超级强,修皮鞋、修小电器洋洋在行,很多年他就依靠这门手艺度日,后来学会了修锁,感觉到修锁的利润特别高,就专门做了一个锁匠,每天有事别人就会跟他电话联系,没事可以在家看看电视,喝喝茶,每个月的收入比很多上班族要好很多。现在他年纪大了,想把这门手艺传给亲戚,准备开始收徒弟,我非常看好他的这门手艺,鼓动老公去学习,无奈老公动手能力太差,人家说不合格才罢休。观察他的这一辈子,上天对他极度的不公平,没有健全的身体,没能去学校学习文化,但是他就靠着自己的钻研养活了一家人,一个孩子培养成了大学生,目前在直辖市里一所高中当老师,而且家里的生活是越过越好,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专业性人才。
通过他的事例,我开始观察身边的人,这一观察,发现身边的专业性人才收入普遍都很高,而且职业幸福感、认同感还都比较强。他们对工作的依赖程度高,所以他们会对工作的付出多,这种付出和普通上班族的付出完全不是同一个层面上的,他的投入因为直接给他们带来的经济收益比上班族更多,这些收益反过来也会促使他们更进一步的专业水平的提高。
反观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大部分的时候人们脑子里会有一个固有的思维方式,就是所谓的“技多不压身”,不管是老师也好,家长也好,总希望把孩子们培养成多才多艺的人才,但是教育的结果是什么呢?好像什么都了解一点,但是什么都不精通。没有一项可以用来养家的本领。不仅我们这一代人,还有我们的孩子,大部分都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长大的,来到社会上以后,发现学校里教的几本都不适用。
反思,如果我是一个综合性的人才,我必须是一个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人,也需要有恒心和毅力,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可能做一个专业性的人才会更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