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一下,我注册简书一年多来,让我比较羡慕写现代诗的人,也不超过两巴掌,能进入《诗》专题编委的我,也只能算是滥竽充数罢了,难免有些忐忑不安。
那有人会问:“你这么有自知之明,为什么还会接受邀请加入呢?”其实,我的答案非常简单。
我告诉你吧,我加入的客观原因自不必我自己说,而我加入的主观因素是想带着诚意,希望能从诸位编辑多交流,多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另外,我也不必隐瞒自己的私心,多多少少有点儿满足自己的虚荣,毕竟,能被主编瑾字翁邀请,也是一种荣誉。
在所有我接触到的现代诗作者中,最让我敬佩的诗人那一定是”千里万里心里梦里”老师了。
其实,我对诗人的了解,到现在还仅仅停留在名字和有关诗篇上,其它的,我是一概不知。
有一次,我发现诗人有好长一段没有在简书中发表作品了,我觉得纳闷,诗人这段时间不会是有什么状况吧。就在我大惑不解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收到诗人给我发来一条信息,诗人告诉我,让我也到《诗歌中国》去试试,就是这条信息,才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诗人已经又加入了一个新的写作平台。
后来我发现,《诗歌中国》这个平台,是不收门坎费的,也没有进阶要求,但专业性要比简书的《诗》专题要高得多。
我也曾经尝试过往平台投稿,可结果是,一篇也没有达到标准,如果二十小时不被收录,其作品将会自动被删除,必须自留底稿。而诗人千里万里心里梦里,经过一段磨合,现在已经成为免审的诗人了。
诗人为什么会抛开《简书》,投奔《诗歌中国》,我觉得这与简书现有的排行榜政策有极大的关系。
前一段时间,简书出台了一条政策,不管哪位作者,只要你的诗进入简书排行榜100名以内,就要没收作品收益的50%,且要禁止作者365天或3~7天新作品发布权和作品的修改权,这是何等的荒谬,何等的无理,这完权是一种极不平等的歧视政策,是对作者的莫大侮辱,也是对这块本以清明的园地的自我贬损。
诗人千里万里心里梦里的诗作,无论在意境,或是在语言表达的能力等方面,自然在简书中属于金字塔的顶尖,以至于每次发表,都会吸引许多许多诗歌爱好者的关注和点赞,且不用去收藏,分享和打赏,更不用加入某一两个互动专题去互动,仅仅用点赞和好评如潮的评论这两项,就足以让作品上榜,而且还比较靠前,被罚是大概率的事情。
前几天,我又看到诗人发表了作品,没出大家所料,诗人又一次中枪,并且伤的不轻。随后这些天,我也再没有在简书上看到诗人的身影。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简书对诗人不欢迎,诗人也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佳作挨罚讨没趣,诗人何处不风景。
我想,不管有多少理由作支撑,诗,作为一个不可替代的文学形态,必将以它特有的魅力,任何一种惩罚都是不可原谅的,也是不可接受的。
简书只有面朝大海,才能做到春暖花开。简书应以自省、谦卑和包容的态度面对每一位原创者,毕竟,简书不是一个纸制期刊,也不是一个中文核心期刊,要打造一个大众文化平台,必须允许有质量上的差别存在,如果一篇劣质作品能够进入百名排行榜,这不是作者的问题,而是简书监管机制上出了问题。而简书恰恰把自己的错误,转嫁到作者身上,真是本末倒置。
一首好诗,如果能够进入百名排行榜,不但不该罚,而且还要向作者表示祝贺,这才是简书的正道。
然而,简书却是把因果颠倒,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短视行为,而且有点高高在上,自闭家门的味道。
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简书应革除弊端,在排行榜上,给诗人留有一席之地,还诗人一个风和日丽,清明气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