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个多星期时间内,看完了村上春树的处女作《且听风吟》,发觉没看明白这本书的意思,也没感受到它的微妙所在。简短的4万多字,让我唯一能察觉到的是村上文字语言的魅力,可能是因为翻译文,有些语句会让人看着很陌生,也很诧异,这个场景也能别出心裁的刻画出来。我在看翻译文本的同时,偶尔会觉得比较突兀,可能对这类作品触及的较少,甚至有点怀疑自己的思考能力了。
在边带着怀疑的思维方式,越发觉得,这本书一半人看不懂是很正常的。在一位老友的分析下,才静静察觉到,好好读一本书,首先是要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当时状态,去读一本自己不懂那个时代的书。看完书后,我百思不得其解,去找度娘再次去看阅读解析和感想。看看别人读者的感悟,由衷的佩服一种人,看完一本书,可以了解大概,可以带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作者如此描写的原因。
村上说,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是啊,他知道自己的文字描述出来可能有很多人不喜欢,又或者有少部分人喜欢这个文字。之前只是个试想,在经营酒吧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要写点什么,这本书才诞生了,后来陆续有了新的比较好的作品。一步一个脚印,有了目标就可以奋勇前行。村上的《挪威的森林》也是一部很棒的作品,希望我在读过之后,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有人说如果说一本书,你看不懂,其实也未必是件坏事。因为看不懂的不是只有你一个,正因为有人看不懂,才有了探讨的价值。简书上有朋友看了的可以相互探讨下,欢迎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