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家信—聊聊往事

亲爱的女儿:

      妈妈自本月正式离职,不用在到单位上班后,首先浮到脑袋里的一个想法,就是要到我曾经学习生活过的,那个离兰州有段距离的厂区去看看。正好我父母在那里,这个想法就更为强烈,得到你和爸爸的许可,马上就行动订票。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五十年代你外公响应国家号召,为了建设西部,带着你外婆从上海来到了兰州的这个厂区。妈妈是到八岁才被接来的,之前一直在我外婆家,那是个钟灵毓秀的江南小镇,就是江阴的周庄,不知道你还有没有印象,二0一二年我们全家回去过一趟,但那个时候已经没有多少我童年的记忆,我印象中的水乡没有了,代替的是个经济发达的工业乡镇。

        直到现在印象最深刻的是,刚从老家来到兰州时哪儿都不习惯。想我外婆,经常哭;空气太干燥,总流鼻血;我的一口江阴话,总让同学笑话;上课听不懂,被老师罚;原本在老家吃馄饨,在这里要吃饺子。这些事情积压在一块,我生病住院,一度病的很厉害,昏迷不醒很多天,神奇的是,等我病慢慢好了,我也学会了普通话。具体的细节已记不太清。

      回想当初,在兰州的家真是个不错的地方,与我的老家江阴周庄比,一个是城市,一个是农村;一个是楼房,冬天虽然寒风凛冽,因为有暖气,屋内温暖如春,另一个平房,冬天湿冷的要命,南方的冬天到现在也没有暖气,每年手脚都会冻裂;一个是医疗、教育条件正规,另一个落后很多。

      我在这里上小学、初中、高中,没上大学,大概我那时不是读书的料,于是家里找关系安排到厂里上班,这期间不论在吃住行上由不适应慢慢变得习惯。

        本来可以在这里安家立命,我相信也是能过好我以后的日子。你看噢,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厂区,五脏六腑俱全,各方面都很方便。

        生活上不仅舒适,和父母住在一起,差不多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境地。上班的环境也非常悠闲,大多数时候在办公室里一坐,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没有什么事。

        为什么我没有留在那里,因为不喜欢,安稳闭塞的环境让那里成为一个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地方。经常听到这个谁怎么了,那个谁又怎样了。我的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回绕着,我要离开这里。

        那个时期,别的同事在闲聊,我另找没人打扰的地方去看书。晚上在家有时泡脚的功夫还在背题。于是在四年时间里自考出了个大专文凭。

      也是那个二十出头谈婚论嫁的年龄,给我介绍男朋友的很多,可就是抱着要出去的想法,虽然那时不知道要到哪里,拒绝了很多人的好意。

      后来因为我大哥到青岛来,我也跟着过来了,有单位要,也得感谢我的这张大专文凭。

        在青岛的生活、工作、家庭处在忙忙碌碌当中,每样都如重担压在身上,压力很大,一切都要靠自己,时常感觉好累,曾经有过懊悔来到青岛。

      现在到青岛有二十一年,有房有车,当然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了爸爸和你这两个大宝贝,即便这样我还是奋斗路上的普通一员。

        今天感慨这些,就是以自己为例。世间道路千万条,没有哪条路是唯一的一条,真正应该选择的是自己能接受的也是适合自己的,说到底在哪里生活都会有苦有乐。

        亲爱的女儿,我们从小都在做选择,我觉得还是要随心。就如当初你想考私立高中,相对你来说是个比较艰难的事,但最终还是考上了。正如那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共勉,祝好!


                                                  妈妈

                                            2017年12月21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一种亲密 尝试着在一面镜子前,为彼此化妆 为口袋里装入你的恩赐,我的不再被审查的罪恶 大抵要一起拥抱冰霜...
    长别却短歌阅读 1,157评论 0 0
  •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好像不管在年前做多详细、看起来非常可行的计划,在岁月的流逝中,人总会不知不觉走到迷途中去,恍...
    会游泳的鱼阅读 1,794评论 0 0
  • 多年以后 你可会回头翻看 今日足迹 踌躇不前的彷徨 他说坚持 行拂乱乱其所为 她说放下 退一步海阔天空 路漫漫其修...
    矫揉造作呀阅读 1,56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