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的目的,只有一个——卖货。
创意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卖货。
创意来自现场,而不是来自办公室。西方红的创意生产理念是:问题即答案,答案在现场。
问题在哪里?在现场。
怎么发现问题呢?去现场发现。
这就是西方红方法的“三现主义”,现场、现物、现实。去现场,看到现物,发现现实。
换句话说,创意来自现场发现的问题,问题就是创意,创意是问题解决方案。
研究用户的购买全过程,就是研究用户是怎么进行购买的,也就是研究产品销售的创意过程。
所有商品的购买过程,本质都一样。
西方红方法,把这个过程,分为四步走,每一步都清晰可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精心设计。
用户购买的过程:看到——快速决策——购买——持续购买。
第一步:被看到。
第一步,就是产品在货架上,要被消费者看到,如果是网店,那就是要被消费者搜索后看到。其实,第一步90%的产品都死在这里了。因为,消费者根本就看不见你的产品。
举个例子:同样都是卖牙膏的,现在超市的货架上,总共有10款不同品牌的牙膏。现在问题来了,你怎么样你的商品被消费者发现?10款牙膏所构成的媒介环境,是竞争关系,谁能被发现,谁就能卖出去,作为商家,你肯定想让你家的产品第一个卖出去。
具体工具,就是:色彩+符号。
给你讲个案例,你就懂了。黄金酒,为什么用的是蓝瓶,因为货架上的都是红色的酒瓶,蓝色一下就突出了,为什么7天酒店把墙都刷成亮黄色,原因也是获得“货架陈列优势”。
被看到,是基于货架,只要是放在货架销售的产品,产品的设计就必须基于货架环境来创意设计,脱离了货架环境的产品设计创意,都是荒谬的。
第二步:快速决策。
当消费者走到货架之前,面临琳琅满目的商品,怎么让消费者快速做出决策呢?
我们就需要靠“产品包装的系统工程”。而这个工程的流程图,就是消费者的阅读顺序,所以我们设计产品包装,本质上就是在设计“消费者阅读顺序”,我们希望消费者购买产品,就像坐滑滑梯一样,一直滑到收银机。
怎么知道消费者怎么决策的呢?那就是调研。
调研,是根据“三现主义”去获得真相,去现场,看到现物,发现现实。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记录消费者购买的全过程,还要对购买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购买的详细过程。
西方红为客户设计的产品包装创意,是基于现场的调研,反过来设计产品包装,甚至为客户开发新的产品。
第三步:购买。
当消费者拿着产品,感觉产品还不错时,你需要做的就是临门一脚。
这一脚,就是“购买指令”。
消费者了解完产品,这时候,你要发出购买理由,给出简单有力的购买指令。
第四步:持续购买。
按照流行的说法,就是品牌战略。
品牌战略是一个符号系统。这个系统,牢牢地寄生在消费者的生活中。比如:黄金酒寄生在金元宝上。人们看到金元宝,就想起黄金酒,就想去购买,黄金代表发财,代表祝福。
补充知识:
西方红的调研过程,就是西方红方法的产品开发过程;西方红方法的产品开发过程,就是产品广告创意的过程;西方红方法的创意过程,就是战略的制定过程。产品,就是战略。产品,就是营销。
消费者任何购买的媒介环境中,否需要实现三个购买:购买理由、购买指南、购买指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