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人生走的每一步,都算数!大家好,我是船长罗丹。在未来的一年里,欢迎你透过文字图片和直播,跟我一起看世界!
办了一张法国博物馆的通票,我们几乎可以去全巴黎境内的所有博物馆!你开始的时候这也是让我们挑花了眼,觉得哪儿哪儿都应该去,不去不值回票价啊……后来转念一想,一个卢浮宫就够逛个10天半个月的,其他的博物馆真的能够走遍吗?算了吧人的心不要太贪婪!
今天是要去【罗丹博物馆】---这不仅是因为他是法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雕塑家,而且跟我同名!哈哈.....在路上的时候会经过【战争博物馆】,下午到晚上再去【巴黎圣母院】。
1. 战争博物馆
跟有选择性的参观卢浮宫一样,重点突出的才能值得停留。法国作为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场,理所当然地保留了最直接最多的一手资料。其余的古代战争直接略过!
这次还是没有租讲解导览器,第一是因为对这两段历史还算了解---就算不了解的话可以马上百度。第二我觉得能够近距离的看看当时的一些装备,还有一些纪录片,以及从法国来看待有中国参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闻讯台领取地图以后很快的就找到了1914-1945年这段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抹不去的痛苦回忆陈列馆。
不过一开始的时候嗯那些帅气的军装制服给人感觉还是非常眼前一亮的;而且我们都在感叹说在人家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用上了我们现在看上去都非常精良和先进的装备---好像我们每次去参观国内的抗战博物馆,基本上都还看得到什么大刀啊镰刀啊刺枪啊什么的。你不禁确实要对我党那个时候组织大家起来革命的勇气和意志力佩服,但忍不住还是要吐槽一句:我党那时候用的什么玩意儿啊去革命啊?
“没有精良的装备,你就要付出血与泪的惨痛教训!”
往前走我的视线突然停留在了一段黑白视频上,法语解释英语字幕,能够从其中辨认出几个熟悉的名字:萨拉热窝,奥匈帝国,塞尔维亚,刺杀……说到这里你能够想得起来初中在背历史大事记的时候关于一战的导火索是什么吗?来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右图)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一名激进青年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个月以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这次萨拉热窝事件为理由,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英法俄德相继投入战争,周边的一些小国家也开始参与。其实这个听上去有一点像一个邻居对另外一个邻居不满意,有一天把别人儿子打了,结果所有的邻居都来帮忙出气,然后就打成一团---但实际上心里个怀鬼胎,都想从战争中分走一点好处。结果呢?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无论从国家或者是个人的层面来讲,冲动是魔鬼呀!掌控好情绪,以大多数人利益为出发,和平发展---虽然听上去很官方,但你只要看过了那些黑白影片和战争惨烈才能体会和平生活不易!”
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确促进了新技术,工具发明和创造,从场馆里武器装备的制造工艺就可见一斑。所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级别就不一样了!
看到他照片的时候我就想到了美国队长里面的反派角色组织九头蛇---当然也包括美队所在的组织做着各种极端实验,期待可以用最少的兵力跟最先进的技术一举拿下胜利。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的确达到了这个目的,各种武器层出不穷: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新型的科技技术不断的得到推动和发展!最终以中国为代表的反法西斯联盟取得了胜利,但是你可能也从很多渠道听到了中国在这一次死伤的人数是最多的!
我看到这里我一直在想:
“如果战争一定不可避免的话,除了战略跟战术之外,那么精良的武器装备能够大大的增加获胜的概率!而我们现在作为普通人不太可能去参加真正的战斗了,但是在职场方面我们是不是都会面临着竞争跟战斗呢?这样的看似和平的年代,你的装备够精良吗?能够应对时代和对手的挑战吗?”
这里我在此向大家推荐一个职场人都应该拥有的装备:思维导图!这是一种可以帮助你快速的形成战略,记录思想以及规划全局的工具!你装备了这样的好工具,那么在面临竞争的时候就能够迅速地做出反应!我的好朋友,罗京,她是思维导图创始人托尼伯赞机构认证培训师,应用思维导图工具超过10年,绘制思维导图超过1500张,可称得上是思维导图这项工具的受益者和实践家!现在她在千聊课程上面有一个视频教程【约绘---零基础学思维导图】,分享思维导图的秘诀!需要装备这么优良工具的朋友点下面的链接:
走出战争博物馆,心里面是这样的想法:控制好心态,与人为善,和平自我发展;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地精进,装备精良,以防任何居心叵测的战争!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2. 罗丹博物馆
不知道你了不了解他?还是我先介绍一下吧!他1985年在中国四川巴中出生……错啦!这是我的,哈哈
这才是他:(百度)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国雕塑艺术家。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作品,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罗丹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他不愧是一个伟大的雕刻家。
奥古斯特·罗丹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其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
我所知道的关于这位大雕塑家来自这么一句你可能也听过的话:
“生命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应该不会跟远在上个世纪和万里之外的罗丹产生什么关联,但是每每听到这句话我觉得我跟他一样是一个充满乐观和自信的人,让我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好奇;所以很早就通过各方面的阅读,对于这个人有了更多的关注。
今天终于来到了他晚年所居住和创作的庄园,而2017恰好是他逝世100周年,因此场馆里面也在举办特殊的展览活动。
整个展馆就是一个在巴黎市区的私人庄园。两层楼里和花园里摆满了各种雕像,放佛我们就跟罗丹生活在一起,感受他对雕塑的热情!
租了语音讲解器---没错这是这两天在博物馆参观唯一付费的地方!我很想通过自己观察跟语音故事描述来深刻的体会作为一个伟大的雕塑家他的工作状态和职业生涯是怎样的!在场馆里面陈列了他在早期从晚期的著名作品,平时练习的素描,身体局部雕塑以及部分收藏品。其中他早期的第一部作品【青铜时代】很快就引起我的关注。
细节部分。
不知道你看了雕像第一感受是什么呢?
是不是太传神和完美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一个年轻男子的忧郁和惆怅。
可是这背后创作的故事却令我们都值得深思:【青铜时代】被创作出来以后拿去展览,大家都觉得他做得实在是太逼真了,就有人说他可能是直接按照人体来进行浇筑的;于是组委会就派人到他的工作室让他进行现场雕塑。罗丹真的就即兴发挥,按照要求雕一个人体的裸像,栩栩如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可是这件事情让他深深的反思:一味的模仿,追求雕塑与现实相似根本没有太大意义,那年他35岁。他开始确立自己的雕塑风格:在作品当中加入大量的情感,无论是狂喜或者是狂悲,他希望能通过他的作品表达所有类型的情感,尤其是从大悲伤。所以他的作品往往能够呈现出令人反思的现实主义特征!
“一个人一味的模仿并不能够让他成为大师;只有倾注情感的投入才能让一个人与众不同!”
上面这件作品是他为大文豪【雨果】所做的雕塑。当时罗丹已经在社会上有了一些名气,可是还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于是就有人建议他为名人进行塑像,并把他介绍给了雨果。可是雨果不愿意像一个模特一样坐在那个地方,最后只是答应他如果可以的话就去他的家里面,允许罗丹在他和朋友聊天吃饭的时候,在旁边可以画一些素描。于是罗丹自己说:“你可想而知我当时的工作状态是多么狼狈!我当时把我所有的这些工具跟陶土放在过道上,而他们在客厅喝茶吃饭聊天。我抓紧时间进行速写,并在头脑里面建立出来我要的雕塑,然后赶快跑回过道上面进行创作!”就这样他完成了雨果头部的塑像,后来又找来另外的模特完成了身体部分的创作,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尊伟大雕像。
“如果上天给了你一道天堂门缝的机会,你要拼命挤出一个身子的位置进去!---罗丹(这个是我)”
大师的成就是和天赋与勤奋分不开的。
关于罗丹的经典作品还有:
【加莱义民】以真实的故事为背景,用六个刻画不同的情感的雕像来表现集体英雄主义!
【地狱之门】耗时37年,到去世都没有完成的一幅宏伟巨作。
其中的【吻】作为单独的雕塑获得了世人的称赞。
当然还有让他世界闻名的【思想者】以诗人但丁为原型,不仅将人物的形体塑造的具有刚健之美,同时更将其深深思索的精神面貌表现无疑,体现了罗丹的创作理念:深刻的思想是靠有活力的个体来进行表现的!
室外的思想者。
【巴尔扎克】他对巴尔扎克非常的崇拜,可是他做这个雕像的时候巴尔扎克已经去世了,所以他阅读了大量他的作品和了解,最终还舍弃了自己非常擅长的对于手的塑造,只是将这样一尊披着睡衣的巴尔扎克塑像出来---都是得到了大家广泛的批评说一点都不像!但他坚持说这是自己一生最高的艺术成就,后来慢慢才得到大家的认可!
在花园里面还有关于他的40则小故事,我也一一的去读了,包括大家非常喜闻乐见的《罗丹的情人》卡米耶---一个令在罗丹40多岁痴迷的17岁的女孩,后来成为了他的学生助手和情人。在那么多的小故事当中其中我选择了罗丹自己说的一段话与大家分享:
“福祸相依:我考巴黎艺术学院三次都没有考上,我身无分文,但是我在多年以后的匠人生活中体会到十分的踏实。”
参观完罗丹的博物馆,我认为达到并超越了我最初的目的,这的确是一次视觉和心灵的洗礼之旅:
“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没有足够的热诚,时间的投入,像一个匠人一样精心雕琢自己的作品,你是根本无法成为大师的!”
3. 巴黎圣母院
看图。不是我不愿意写了,站在这么宏伟的建筑面前,多说无益---另外照片的确无法表现出来现场的感觉,希望你有机会来这座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参观!
内外建筑都是美的没话说,修了将近200年的教堂---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在,也不会比它差吧!
最后等待登顶圣母院的时候,算是品尝了一点法式的小食:左边的让我想起煎饼果子的Pancake,而右边是混杂着黄油和肉的Quiche法式咸派,配一杯Cappucino,还是非常赞!
今日思考:现在只差你现在装备了哪些工具和武器呢?如果你还没有,你最想拥有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