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大巴上,我窝在座位上,夹着肩膀,缩着脖子等待发车。十月份的北方已是完完全全的秋天了,一场秋雨一场寒,我从烈日炎炎的南方回来,刚好赶上了一场秋雨,也裹上了一层寒意。
此刻,我整个身子都有了倦意,只有眼睛不放心的盯着过道和车门处,催促之意写满了全眼。
零零散散的乘客陆陆续续的上车了,晃动的身影终是晃累了眼睛,我闭上了眼睛,半睡半醒,迷迷糊糊中听到售票员对新上车的乘客进行检票的声音,之后突然的争执声把我的眼睛重新打开了。
我下意识地去寻找发声源,然后就看到了是最后排的三名男士正在和售票员“讲理”。
起因很简单,他们一行5个大人,2个小孩,售票员要求他们给两个小孩各补个半票。他们以小孩身高不超过买票标准拒绝补票。
售票员给他们解释了原因,大致是现在交警查车都是按人头算,所以小孩子也要买票了。他们一点儿也不买账,气势汹汹地说这是胡扯,从没听说过有这样的规矩;说售票员他们是找理由多收钱,收黑钱;还说,他们是想钱想疯了吧,并反问售票员,这么大能耐,你们怎么不去抢钱呢?
语气里的蛮横迅速充斥了整个车厢,没人搭话,只是见有人轻摇着头,把目光收回了。
三个男士这样对一个女士,司机开始出言相帮,但是沟通依旧未果,马上就到发车的时间了,于是售票员就建议他们改乘下一班车,这更是激怒了他们,他们已经开始胡搅蛮缠,甚至是骂骂咧咧了。
我也早就移开了视线,只不过是一不小心落在了跟着他们的孩子身上,两个孩子没哭没闹,甚至是没有表情,乖乖地,说是说呆呆地被同行的两名女士拥着站在座位上。
她们应该是孩子的妈妈和奶奶吧,在这个争执的过程中,她们也一言未发,没有帮腔,没有阻拦。
我不忍猜测她们是不是已经见怪不怪了,也不忍猜测她们是不是不想说,也不敢说,甚至是不敢表态。
三名男士依旧争执地起劲,我已不关心他们是否有理,只是很想上前捂紧孩子的耳朵,不希望他们听见自己的爸爸、爷爷,以及其他亲近的人的出言不逊。
最后站长来了,他们一行人终是下车了。隔着车窗我看到三名男士依旧带着“不可一世”的神态,两名女士和两个孩子的脸上依旧是没太多的情绪。我突然觉得有点儿难过,甚至是有点儿悲哀。
我不想去细究究竟该不该收这个儿童票钱,因为在他们选用这样蛮横、傲慢的方式去讲理的时候,“理”已经被他们讲跑了,留给看客的更多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感慨。
而且就算他们以这样的方式“胜利”了,又怎么样呢?我只是想问问他们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思考过给孩子的影响。
不要告诉我这可以教育孩子做人要有“有原则,有底线”。
真正的有原则、有底线的为人,首先不应该是不伤害他人,有礼有节,正直善良么?而我在他们的言行中看到的更多是斤斤计较的寸土必争。
他们在孩子面前活生生的把生活演绎成战场,动不动就大动干戈,那么孩子的内心怎能不惊慌失措、动荡不安呢?
生活本就没有绝对,所以不要轻易地灌输给孩子“绝对”的概念,这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灵活应变。
无论何时,我们首先应该教会孩子的是爱,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爱,因为这才是孩子能更好吸收其他养分的根基,否则他们越成长会越迷惑。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如果你的村民都喝了“愚人井”里的水,然后这个世界的秩序在他们看来都颠倒了,那么你会喝么?
颜如晶回答说,如果我爱的人都喝了,那么我就会干了它。清醒还是不清醒,笨还是聪明,其实都是一种选择而已,这个选择一点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选择完之后,谁陪在你身边。
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感动的回答。
我们在为人父母后,多了一层身份,为人处世的衡量也应发生变化,我们要时时在意自己的言行带给孩子的影响。
如果我们的坚守,我们的锱铢必较会让孩子受委屈,会让孩子感觉无助,我们真的还要这么做么?
所以,为人父母,不仅仅要刚硬,也要柔软,要能把更多的感动带进孩子的生命。所以请不要让孩子看到我们的得理不饶人,更不要让他们看到我们的歇斯底里。
最近越来越多的听到、看到关于“原生态家庭”的讨论。
著名的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曾说,“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一生。
”印度合一大学创始人阿玛巴关说,“生命中大部分的人际关系都是孩提时代与父母关系的复制。”
武志红更是在《感谢不完美的自己》一书中说,“父母是我们最大的命运。”
不可否认,原生家庭作用于我们性格的形成、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有意无意的复制父母的行为甚至是性格,所以我们常常说,虎父无犬子,有其父必有其子,上梁不正下梁歪等等。
所以性格乖戾的父母,不太可能培养出谦逊的孩子;自私的父母,不太可能培养出大气的孩子;懒惰的父母,不太可能培养出勤劳的孩子。
我们常常抱怨孩子没有长成我们所期望的样子,却很少去回头检视一下自己是不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我妈妈是一个小学都没读完的农民,却培养出两个研究生,一个大学生。不能说我们姐弟三个都很有出息,但是我可以自豪地说起码我们都很懂事。
我妈很爱干净,不管地里的农活多繁重,依旧是见不得地脏,回家第一件事往往不是休息,而是扫地,我们也就渐渐养成了爱扫地,爱干净的习惯。
从记事起,不管家里多困难,都没见我妈低过头,抱怨过,见到的总是她起早贪黑的忙活,所以我们三个都有骨气,也都能吃苦。
到现在为止,我们都还是很佩服我妈,也很心疼她,所以她从未要求我们必须做什么,但是我们却很少违背她的意愿。
前几天和我妹妹聊天的时候,她还感慨说,自己特别庆幸有这样的爸妈,没有催婚,没有埋怨,没有要求,所以自己可以继续读书,可以自由生长。
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但是我们应该都可以做的更好一些,起码不会在自己我行我素的时候,总是希冀孩子能与自己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