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常有来来往往的人。
来来往往的人中,大都是陌生人,擦肩而过,或者因为同一个目的地,同行了一段时间,但各自默默不说话,比如地铁上同行的一些陌生人,到了目的地,下车了也没什么印象。偶然,也有个别虽一面之缘,也有深刻印象的。
同学、同事、旅伴、业余兴趣的同行者,有的陌生,有的渐渐熟悉,有的比较友好,少数成了朋友,亲人一般。
那天观赏海丝文旅之后,我们去吃晚饭,吃吃聊聊,从五点左右到八点多。
期间,阿霞说:“真的很庆幸,我们能遇见彼此。同事成了朋友,真是莫大的幸运。”
梅子说:“漫长的工作中,如果没有我们,也会遇见别人。”
阿霞说:“那不一定,不是所有的遇见都可以成为朋友。我们还是志同道合的,我们有很多相同的兴趣爱好,工作中我们曾一起编阅读教材,我们也一起研究过写作教学的课题……”
“的确。”阿霞的叙说让我回想起在一起编校本课程的日子。那段时间常跟阿霞一起周末去学校选文章,讨论,对于一篇篇文章的选择,对于文章的理解,阅读问题的提出等,时时擦出思维的火花,充满了乐趣。
写作课,互相听课,互相探讨,阿霞总有很多真知灼见,对我十分有益。
业余一起的时间也很多,我们是默契的旅伴,外出中常有彼此的身影;一起逛街;一起锻炼;也一起去学唱歌、学跳舞、学画画、学书法,有些半途而废,有些还在继续,学习的过程中有友相伴,互相鼓励,充满了笑声。
阿霞曾经担任一个重要的职务,几年之后她辞掉了。很多人都觉得她傻傻的,有的为她可惜。我记得我们在七月的清迈时,阿霞跟我们说,回去准备辞掉这个职位,专心教书。
我们当时也略有惊讶,但随即理解了,阿霞是睿智的,这就是阿霞,不委屈自己,对名利看得很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我们能理解,是因为我们也是这样的人。”梅子说,“有人认为阿霞的做法傻,是站在他们自己的观念想法上。”
“所以,人与人有气场,所以,漫长的同事生涯中,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朋友。”
回来和阿霞分开了,和梅子坐在地铁上,依然讨论着这个话题。
“那句话很对,始于颜值也好,爱好也好,才华也好,终于人品这句是极对的。”
“是的,终于人品,有些观念就是见于人品。”
“嗯,人品认可,才能走得远,走得久。夫妻这样,朋友也是。”
来来往往的人中,真的十分庆幸,遇见了我们。
简书,也是大千世界,也是来来往往,擦肩而过,彼此窜门,阅读中生发乐趣,文字中获得启迪,写作中感受生活的温暖和希望。愿我们妙笔生花,滋养灵魂,永远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