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冬景山水图》是一开册页,传为南宋李唐所作。
冬景山水图
画中描绘了深冬之季,白雪覆盖了山林,一条溪水蜿蜒而下,两辆牛车正涉水前行的情景。
该画采用了对角线构图的方式,将主要景物设置在画面的右下方,与左上方形成了虚实、疏密的对比。
细节部分
画面的右下角只露出了一小块坡岸,坡岸上生长着几棵灌木。
灌木倾斜着,仿佛伸出一个个小小的手臂,与对岸一棵倾斜的树木在相互打招呼。
在古人的眼中,山川也好、树木也好、河流也好,都同人类一样,是可以彼此联通,彼此交流的,不存在独存的事物。
坡岸的空白处,写有“晞古李唐”。
再看溪水中的牛车。
细节部分
这是一辆由五头牛拉着的大型车子,看形制有点像当时的“太平车”,不过太平车一般用驴来拉车,很少用牛。
一般太平车像图中一样,上面往往也插着一面旗子,标明所拉的东西以及货主。
我们再看车厢部分,还是相对精致的,也不像拉货的样子,倒更像是举家搬迁。
结合李唐所处的时代,不免让我们想到是否是“靖康之难”后,人们纷纷逃难的情景。
车厢里还有三个人,正在向外面张望,估计在过溪时比较紧张吧。
细节部分
牛车的右侧是一处略高的坡岸。坡岸被白雪覆盖着,显得刚硬而冰冷,衬出了出行的艰辛。
坡岸的树木、野草形态各有不同,丰富而富有变化。
坡岸的左侧,露出了另一辆牛车。
细节部分
这辆牛车刚刚过了溪流,又开始爬坡。
因为山坡比较陡,所有人都下了车,一起用力地推车。
古代人的出行可真是不容易啊!
沿着山路向上看。
细节部分
画面的右上角,在两侧山坡只见,远远地可以看到关隘。
这个富有象征性的建筑更容易让人联想起宋朝历经的那场灾难。
也许,他们并不是逃难,而是一次普通的商旅运输。
希望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