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云苑》为校园增芳添彩
一一阅徐宏主编校刊《云苑》有感
赵锦仁(院报主编)
不久前,院学生会干部徐宏把一本刚出版的《云苑》送到我的办公室,打开一看,一股清新爽目之风扑面而来,再仔细看,这本校刊装祯整齐,编排紧凑,文章全用激光照排,这比起以前的手工刻印,可称是“鸟枪换炮”了。而且,听说他们办此校刊全是无偿服务一一刊稿无稿酬,编辑们也没有‘’疲劳费‘’,从写稿、统稿、编稿、校稿直到发行,全是为读者尽义务。试想,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是没有一点奉献精神,能办成这些事么?对此,我从这些作者,编者之中,似平感到潜在于他们心灵深处的,正在跃动着的一种新的追求,新的力量,新的希望!因此,我们应为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进取精神叫好!更希望这种热情以及在这热情激励下产生出来的校刊能持之以恒、并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延续下去。
读罢《云苑》校刊,它给我较深的几点感受是:
一、方向对头,内容健康。里面的多数文章和报道,都是以正面宣传校园新人新事新风尚及讴歌真、善、美,鞭笞假、丑、恶等为主要内容的,其中宣传“雷锋精神”的报道和文章占了较长的比例,这对于推动全院经常性的学雷锋活动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体裁多样,不拘一格。校刊虽然篇幅不多,却开设了五个方面的栏目。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学院现阶段的校园新风、校园文化及热门话题等,使得校刊既有文艺作品的欣赏性和可读性,又兼有新闻传播的信息性和时效性,这也可称是该校刊的一种办刊特色吧。
三、一些文章有一定质量。其中有几篇杂谈和散文诗就写得不错,不仅立意较好,且确个性、有文彩,读来让人耳目一新、浮想联翩。 象这样的文章,虽然篇幅较短,但它却能给人们从中得到某种启迪或留下一连串的思考,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有生命力的;有生命力的作品无疑是有它的自身价值的!
最深的一点感受是,该刊的作者和编者都是在职教师一一现在的学子。多年的教学生涯,几多酸甜苦辣,集于胸中,不吐不快,于是自己挥毫,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写自己周围熟悉的人、事、物一一从师生员工们的喜怒哀乐,到父老乡亲们的悲欢离合;从人生路程的坎坷磨难,到自我及友人的爱情婚姻;从偏远山村里的小桥流水,到云岭高原上的无限风光等等,都在该刊作者的笔下表露出来。正因为如此,该刊才拥有自己的作者和读者,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该刊的众多作者们对所需的稿件写得出,众多的读者们对所刊的文章也读得懂。这不失为我们成人高校校园文化一大特色。
诚然,《云苑》在逐渐进步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仍有其不足之处。如内容还显得单调,篇幅较少,容量也较少,编排方面还有些粗糙,其中一些文稿还不够精炼或欠深度等,但这可以理解,成熟是从稚嫩开始的,没有无懈可击的刊物,无懈可击的刊物是没有读者的。正如一位作家而言:无懈可击的文章是八股,八股不能使人心动;无懈可击的著述是无字天书,无字天书不能使人心服。
应该说,同学们在非正规化和受各方面条件限制的境况下能把此刊办到这种水平,这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我们不应当求全责备,而应象鲁迅而言:剪除恶草,浇灌佳花,使其茁壮成长。同时也希望该刊的编委和作者们继续保持这旺盛的办刊热情,逐步改进办刊方法和条件,逐渐增加篇幅和容量,组织作者多写一些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和大家所关心的热点及学习生活出遇到的难点等方面的文章,多刊出一些具有时代气息,时代风格和有旺盛生命力的作品,为广大读者多增添一些精神食粮,为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增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