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解读《零售心理战》这本书。
买股票时,有一个流派叫价值投资派,它的代表人物是股神巴菲特。这个流派告诉我们,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每家公司都有他的内在价值,股票价格会不断靠近价值。
股票价格的高低不是判断股票价值的关键,关键在于相对于公司的内在价值,它的股价是贵还是便宜?
不管股价如何涨跌,最后都会围绕公司的价值波动。
所以这种投资方式是要找到好公司,在价格较低的时候买入,因为公司价值最终一定会显现在股价上。
我们公司培训时曾经提出一个论题:现在产品和项目这么多,怎么做选择呢?
骆姐再三和我们强调,我们公司做的是价值投资,也就是做有价值的项目。价值投资想要看到收益,或许会经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不像赚快钱,赚一波就撤,这种来钱快可能失去也快。
不过只要是有价值,最终就会有好价格,财富会因为价值而吸引到身边。
同事安安和骆姐聊天时说到,有顾客问我们新产品的盒子是什么尺寸这种细节性的东西。骆姐反问安安:“你把我们产品的价值阐述清楚了吗?
我们做的悦趣包是给顾客和孩子带来欢声笑语的,如果你没有和顾客表达清楚,顾客自然会来注意这些细节,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能给她带来什么价值上。”
在营销里经常会提到,当你说的价值能直击顾客的心时,那么成交就是顺其自然的,他们不会去在意价格。
客户不怕你的东西贵,就怕贵的没有道理。每个运营人员都要回答两个问题:1、我的产品和服务贵的3个理由是什么?2、我自己如有需要,会购买我所销售的产品吗?
安利在发展人员时,都会要求他们先自购,每个月至少要购满一定金额,才能更好地推荐产品。他们把每位销售人员都变成了忠实粉丝,让这些人由衷地认可自己的产品。
和一位心理学的朋友聊天时他说道:“你对自己现在从事的事业是不是真心热爱,你一说就会让别人感受到。这就像一个磁场,只有你是真心的,才能引起共鸣。”
比如我现在在做的是帮助妈妈们寻找副业项目,我真心认可它,觉得这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那么,我在做这件事,或者传递给别人的时候,我会发自内心地热爱和感染他人。
我们的孩子王超级玛丽,她能吸引很多的妈妈参加亲子活动,就是她的真诚和热爱感动了别人。
也就是说,你要先认可自己产品或事业的价值,你才能卖出好价格。其次,你还需要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把产品的价值传递给客户,让客户关注在价值上,而不是纠结于价格。
想一想,你有没有被价值吸引而消费的时候呢?比如孩子的早教课和各类兴趣班,尽管贵,但很多人报名的时候基本不犹豫的,因为觉得值得。
7-Eleven的核心就是,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所以他们会去分析,现在的顾客想要的是什么?
像们的父母那一辈,因为是从苦日子过来的,所以比较看重价格。我们时常会听到,如果有大超市打折促销,有些老人家会从远的地方一大早赶过来,在超市挑挑拣拣之后心满意足地回去。
而现在很多年轻人消费,更看重的是价值和高品质,如果商家不注重品质,一味以低价吸引人,很难让年轻人消费。
7-Eleven则是在两者之间做了个折中,也就是在注重高品质之余,也会关注经济性。
他们以“高品质”为纵轴,以“便利性”,也就是经济性为横轴,利用自身的优势挖掘出竞争对手未曾涉足的“空白地带,”实现企业的差异化。
7-Eleven说服大型制造厂商,合作研发“高品质”的产品,由于产品涵盖了从方案策划到实施过程中的所有环节,节省了广告和销售费用,还能根据销售情况及时调整产量,减少损耗,所以实现了经济实惠。产品一经推出就成为了热销产品。
产品经过不断研发,在适中的价格范围内,提供了更地道的口感和比专卖店更高的品质,开拓了新的市场空白。虽然价格比普通产品略高一些,不过高品质打动了一大部分顾客。
假设重视品质的顾客和注重价格的顾客分别占据市场的40%和60%,应该选谁作为目标受众呢?
制造价格优势的产品比制造高品质产品更加容易,所以低价市场更饱和,商家只能打出激烈的价格战来吸引客户。
而追求品质的消费者,如果只有10%的商家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那在这个没什么竞争对手的市场地带,10%卖方能轻松坐拥40%顾客的压倒性支持。
所以7-Eleven优选选择高品质的产品,其次才是注重经济性。
也就是,能以价值取胜,就不需要谈价格了。
在销售门店内,便利店不断提高产品和员工服务的品质,得到了顾客的认同。
服务也是一项价值,就像很多人去海底捞吃火锅,可能是服务打动了他们,所以即使价格不便宜、口味一般,顾客也会觉得值得。
作为商家,首先要追求高品质,自己真心认可产品,其次要准确地传递给客户,让人从心底觉得值得:“这个就是我迫切需要的”,那么成交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